旅遊日期:
旅遊地點: 俄羅斯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 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本文是有關 [俄羅斯] 系列之旅的第4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台中市和平區(5):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5459354]
下一篇文章: 俄羅斯(5): 食衣住行育樂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8321429]
[照片1] 逗趣的建築
[表1] [俄羅斯] 系列遊記一覽表
文章編號 |
文 章 名 稱 |
Po出日期 |
[27] |
俄羅斯(1): 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 |
2019-01-07 |
[34] |
俄羅斯(2): 莫斯科的東正教堂 |
2019-01-11 |
[37] |
俄羅斯(3): 凱旋門+勝利廣場 |
2019-01-15 |
[154] |
俄羅斯(4): 紀念性禮物 |
2023-01-01 |
[155] |
俄羅斯(5): 食衣住行育樂 |
2023-01-28 |
[156] |
俄羅斯(6): 西伯利亞鐵路城鎮 |
2023-02-25 |
[157] |
俄羅斯(7): 冰封的貝加爾湖 |
2023-03-25 |
[158] |
俄羅斯(8): 滴血教堂+殉道者修道院 |
2023-04-29 |
[159] |
俄羅斯(9): 莫斯科地鐵&遊河 |
2023-05-27 |
[160] |
俄羅斯(10):克里姆林宮&紅場 |
2023-06-22 |
[161] |
俄羅斯(11):漫遊莫斯科(1): 展覽館 |
2023-07-22 |
[162] |
俄羅斯(12):漫遊莫斯科(2): 購物 |
2023-08-19 |
[163] |
俄羅斯(13):莫斯科古生物博物館 |
2023-09-16 |
-------------------------------------------------------------------------------------
(1) 白鷹帝國勳章 (Order of the White Eagle)
照片2&3是筆者在莫斯科購買的一件仿製藝術品: 俄羅斯帝國時期授予白鷹勳章騎士的白鷹勳章(Order of the White Eagle; 俄文: Орден Белого орла)的標章。
[照片2] 白鷹帝國勳章的標章
[照片3] 白鷹帝國勳章的標章
其實這款勳章,俄羅斯帝國是沿用先前波蘭的概念。直至西元1831年,沙皇才正式將白鷹勳章列為俄羅斯帝國的勳章之一,其勳位次於聖安德魯勳章(西元1698年由彼得大帝設立),聖凱瑟琳勳章(西元1714年由彼得大帝設立) & 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西元1725年由葉卡捷琳娜女皇設立),居俄羅斯帝國勳章的第4名崇高榮譽。
原始勳章標章上的白鷹是雙頭鷹。販售商製作的,或許是基於尊重原創or避免混淆視聽,當作收藏藝術品的是單頭白鷹。鑲鉗的也非琺琅or寶石,而是Swarovski水晶。筆者已經不記得確實的購買價,但依稀記得當時付費 ~ 2萬盧布 [當年匯率: ~NTD2萬]。
(2) 俄羅斯彩蛋:
以前在俄羅斯復活節當天,一般民眾互相餽贈彩蛋,以其寓意祝福受贈方健康、富足、美麗&力量等[照片4]。西元1885年,沙皇亞歷山大III世將內藏奇珍異寶的Faberge Pelican Egg作為復活節禮物,開啟了後世擁有不俗價值的復活節彩蛋藝術品的先河[照片5]。
[照片4] 俄羅斯彩蛋
[照片5] 俄羅斯彩蛋藝術品
(3) 俄羅斯套娃 (Russian nesting doll):
顧名思義: 套娃(матрёшка)就是一組由小套進較大尺寸內的俄羅斯特有木製品(玩具)---件數多半為5~10個,每個單獨娃娃都漆繪彩色圖案,增添收藏的藝術視覺氣息。價格取決於繪畫&木作精緻程度,一套約100~數萬RUB之間。
筆者自莫斯科選購的俄羅斯套娃(俄羅斯娃娃; 俄文: матрёшка; 拉丁字源意謂: 母親),高單價的娃娃底部會有製作者簽名[照片6~10]。筆者曾造訪被譽為俄羅斯套娃誕生地的謝爾吉耶夫(Sergiyev Posad),卻因為停留時間都用於參觀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Trinity Sergius Monastery) & 在餐廳享用美食[註1],所餘時間不足以在當地選購俄羅斯套娃,所以只得在莫斯科挑選購買。
[註1]: 請參閱 [27]: 俄羅斯(1): 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 遊記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270714276]
[照片6] 筆者帶回來的俄羅斯套娃[正面]
[照片7] 筆者帶回來的俄羅斯套娃[背面]
[照片8] 筆者帶回來的俄羅斯套娃組A
[照片9] 筆者帶回來的俄羅斯套娃組B
[照片10] 筆者帶回來的俄羅斯套娃組B
(4) 護耳冬帽or俄羅斯毛帽 (Ushanka)
即使在台灣的冬天,戴著這款毛帽都太暖和囉[照片11]。以毛皮製作又附有耳罩的俄羅斯毛帽,歷年來幫助俄羅斯人民渡過了許多個又長又寒冷的嚴冬,也讓筆者於寒冬季節旅行俄羅斯時,無虞擔憂頭部&耳朵受凍。
[照片11] 俄羅斯毛帽
(5) 手工刺繡品 (Russian embroidery):
照片12是便宜的有俄羅斯特色的手工藝術品,不是精細的刺繡,只是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它是一只小揹袋,適合放手機等小型隨身物件。
[照片12] 手工刺繡品
(6) 特色打火機:
照片13這款子彈造型的打火機售價不算高,適宜餽贈有吸菸習慣or收藏嗜好的親朋。把彈尾往一側拉開,就能點火;把彈尾推回正常位置,自然熄火。
[照片13] 子彈造型的打火機 [筆者不抽菸喔]
(7) 俄羅斯迷你隨身扁酒壺 (Military flask)
筆者對於一些嗜酒雅興的親友,向來都以旅遊國的特色酒or酒器作為伴手禮。很顯然的,由於出入境有攜帶酒量的限制,所以像照片14的迷你隨身扁酒壺就成了最好的禮物選擇。
[照片14] 迷你隨身扁酒壺
(8) 鑰匙圈 (Key ring / Keychain):
筆者在旅途中,最常買的伴手禮是鑲有各國家/城市名的鑰匙圈[照片15&16],主因是體積小質量輕,可以帶很多回來送人用。
[照片14] 俄羅斯鑰匙圈
[照片15] 俄羅斯鑰匙圈
(9) 伏特加酒 (Vodka):
俄文的Vodka意謂水,雖然酒精(乙醇; Ethanol)含量介於35~50%之間,很多俄羅斯男子仍然是一口喝盡一杯。
筆者不擅飲,對酒素來所知極其有限,所以當時選購就挑最大眾化的品牌[照片17&18]。照片17的Pyccknn Ctahoapt 伏特加酒生產於聖彼得堡。
[照片17] Pyccknn Ctahoapt 伏特加酒
[照片18] 40%的伏特加酒
(10) 魚子醬 (Caviar; 俄文: Икра):
理論上,所有種類的魚卵都可用作原材料,但美食家只把鱘科魚類(Acipenseridae)的卵製品當魚子醬。
俄羅斯販售4大類魚子醬: 黑色的鱘魚子醬(Икра Осетровая)[照片19]、橙紅色的鮭魚子醬(Икра лососевая)[照片20]、黃色的狗魚子醬(Икра щуки) & 白色的柳葉魚子醬(Икра Ивовая)。
[照片19] 鱘魚子醬
[照片20] 鮭魚子醬
(11) 巧克力 (шоколад):
俄羅斯的巧克力其實擁有廣大的愛好者族群。常見的平價品牌之一是: 大頭娃娃巧克力 [Алёнка (Красный октябрь)],包裝紙上最顯著的標誌是一個裹著頭巾、以一雙碧眼望向購買者的小女孩(名字是: Алёнка)[照片21]。它的初始製造商---紅色十月糖果廠[註2],於西元1960年代生產應市。至目前為止,雖然已陸續開發發出諸如榛仁夾心、提子榛仁夾心、扁桃仁夾心等口味,但是傳統的牛奶巧克力依然魅力不減[照片22]。
[註2]: 在6月份預計po出的遊記--- [159]: 俄羅斯(9): 莫斯科地鐵遊河 --- 的 [照片62] 會介紹這一座工廠的外觀夜景。
[照片21] 典型口味的大頭娃娃巧克力
[照片22] 各種口味的大頭娃娃巧克力
(12) Starbucks馬克杯
筆者平素並沒有喝咖啡的習慣。所以,也不常光顧咖啡館,莫斯科市的Starbucks Coffee是少數幾個筆者造訪過的咖啡館之一。既入寶山,不好喝杯咖啡就走。也就順便買了Starbucks Coffee的馬克杯[照片23]。
[照片23] Starbucks Coffee的馬克杯
(13) 俄羅斯盧布: 紙幣&硬幣:
筆者早年旅行時,有習慣於離開該國之前,盡量將身上的該國貨幣用完,以至於要寫這些遊記時,手頭可供照相的錢幣已然不多。照片24&25分別為俄羅斯盧布(rubl; 符號: руб)的紙幣&硬幣。
[照片24] 俄羅斯的盧布: 100元 & 50元
[照片25] 俄羅斯的盧布: 10(右下黃銅色)、5、2、1元
(14) 俄羅斯朋友的小禮物&遊覽花絮
照片26是筆者的2位俄羅斯朋友,他們曾開車載著筆者去看一個歷史轉捩的地理點: 二次大戰時德軍最為接近莫斯科的位置: мемориал 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 ежи (座標: 55°54'47.2"N 37°24'11.6"E)[照片26]。
[照片26] 筆者 & 俄羅斯朋友們的合影
[照片27] 二戰期間德軍所能抵達最接近莫斯科之處的紀念碑
筆者在高中時閱讀過數奇不封的德國名將Heinz Guderian於戰後寫的回憶錄 Panzer Leader裡的一段話: 「(西元1941年11月30日)第4軍團&第3軍團已經到達了距離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只有20英哩的地點,可是他們已經精疲力盡了」,這處地點位於目前的Хи́мки市。當年此地若是失守,納粹德國的裝甲部隊可能攻破莫斯科,最嚴重的話,就是當時的蘇聯會被迫投降,整個世界格局可能與現在完全不同了: 我們這些華夏子民,可能至今還是以被日本人殖民的奴隸身分生活著。
照片26中央的Dimtry送給筆者一個小禮物: 捷克生產的Panzerkampfwagen 38輕型坦克模型[照片28&29]。Dimtry說: 「這款戰車參與了這場莫斯科郊區的殘忍戰役。」 在憑弔過Хи́мки市的歷史遺跡後,收到這一份禮物確實讓筆者非常愉快。筆者依稀記得回贈給Dimtry的是一件購自中正機場禮品店的中國結吊飾。
[照片28] Panzer 38(t)坦克模型 [正面]
[照片29] Panzer 38(t)坦克模型 [側面]
下一篇文章是 [俄羅斯] 系列遊記的第5篇: 食衣住行育樂。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再度撥冗光臨我們的部落格,前來參閱喔。
[後記1]: 西元2023年1月5日發現本部落格前台首頁的右上角側欄,多了一個痞客邦遴選的標章: 2021~2022社群金點賞優選創作者
[後記2]: 西元2023年1月7日,痞客邦顯示本篇遊記文章為【本日熱門】:
[後記3]: 於西元2023年1月1日(06:31am)~2023年1月27日(11:06pm)期間,在 [隨便一 拍] 邦邦(http://streamtopic.pixnet.net/7245) po出的有關本篇遊記介紹文的結果:
(a) 245推
(b) 137則留言
(c) 1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