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 2019-09-24
旅遊地點: 中國: 湖南省張家界市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 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本文是一系列有關中國湖南省之旅的第7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中國(6): 張家界(1): 天門山(上集) [http://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10317560]
下一篇文章: 中國(8): 張家界(3): 武陵源景區 [http://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10424948]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遊記(上集),再來閱讀本篇遊記(下集)。
[照片1] 眺望天門洞&天梯
本篇遊記是一系列有關於中國湖南省之旅遊記的第7篇,也是敘述張家界系列的第2篇遊記。 這一個系列的遊記計畫,如下表所列:
[表1] [中國 系列] 已經po出的文章
編號 |
文章名稱&網址 |
po出日期 |
[100] |
中國(1): 鳳凰古城(1): 夜景 |
2019-11-01 |
[101] |
中國(2): 鳳凰古城(2): 街景(上集) |
2019-11-01 |
[102] |
中國(3): 鳳凰古城(3): 街景(下集) |
2019-11-01 |
[103] |
中國(4): 鳳凰古城(4): 沱江泛舟 |
2019-11-22 |
[104] |
中國(5): 鳳凰古城(53): 邊城故事秀 |
2019-12-20 |
[105] |
中國(6): 張家界(1): 天門山(上集) |
2020-01-01 |
[106] |
中國(7): 張家界(2): 天門山(下集) |
2020-01-01 |
[107] |
中國(8): 張家界(3): 武陵源景區 |
2020-02-01 |
[108] |
中國(9): 張家界(4): 袁家界景區 |
2020-02-01 |
[109] |
中國(10): 張家界(5): 峽谷玻璃橋 |
2020-02-29 |
[110] |
中國(11): 張家界(6): 天門狐仙秀 |
2020-03-20 |
[111] |
中國(12): 莽山森林公園(1): 猴王寨 |
2020-03-30 |
[112] |
中國(13): 莽山森林公園(2): 將軍寨 |
2020-03-30 |
[113] |
中國(14): 長沙(1): 馬王堆博物館 |
2020-04-13 |
[114] |
中國(15): 長沙(2): 銅官窯夜景 |
2020-04-22 |
筆者在上一篇遊記中介紹了天門山索道(天門山纜車)&吊索神峪棧道~盤龍崖玻璃棧道的風景。本篇遊記要講述的是從離開盤龍崖玻璃棧道之後,經由電扶梯抵達天門洞,再搭乘電扶梯至天門洞廣場,最後換搭環保車下山的見聞。以下就依照這個順序加以說明:
(1) 盤龍崖玻璃棧道~天門翻水(穿山自動電扶梯入口)
盤龍崖玻璃棧道出口外面有一個小廣場,這裡是天門山2個翼裝服飛行起跳場之一的所在。西元2011年9月24日,美籍極限運動員Jeb Corliss身著無動力翼裝服,成功的以高速滑翔通過天門洞,自此開啟了天門山作為翼裝服飛行活動基地的發韌。
[照片2] 翼裝服飛行起跳場之一的小廣場
這個小廣場非常適合眺望位於北方張家界市&附近的山景。眼尖的讀者應該能辨識出照片3&4中的中繼索道(纜車)站,甚至位於右遠後方的市區索道(纜車)站。
[照片3] 由翼裝服飛行起跳場眺望張家界市
[照片4] 由翼裝服飛行起跳場眺望張家界市
另一座翼裝服飛行起跳場,位於天門洞的東北方[照片5]。由於還須趕時間前行,筆者沒有換裝望遠鏡頭來拍照,請讀者們見諒。
[照片5] 眺望另一座翼裝服飛行起跳場
不消3min,就能從這個小廣場走到鯤鵬頂(>H1400m)[照片6]。鯤鵬是莊子描述過的同一種神獸的2個化身之一,它是居住在北方大海的巨魚--鯤。一旦化身為翼展數千里的巨鳥--鵬,就會往南方遷徙。
[照片6] 鯤鵬頂 [始終都有遊客,請恕筆者沒有無遊客時的照片]
鯤鵬頂並非天門山(H1518.6m)的最高點,但是介於盤龍崖玻璃棧道與接下來高架的天空步道之間的鯤鵬頂,仍然是視野良好的高點。再續往前行,約莫5min的步程,就來到高架的天空步道[照片7~11]。眼前的這一座大峭壁,就是位於天門洞北側的右方山壁。
[照片7] 高架的天空步道起點
[照片8] 高架的天空步道
[照片9] 高架的天空步道
[照片10] 高架的天空步道
[照片11] 回眺來時方向的高架天空步道
這時,已經能夠看到部分天門洞的北側面了[照片12]。再向前走幾步路,洞的輪廓也越形清晰[照片13&14]。
[照片12] 眺望天門洞 [靠近照片的右下角]
[照片13] 眺望天門洞
[照片14] 眺望天門洞
把相機放直了來拍,總算能把整個天門洞連同位於北側面的部份天梯,都納入鏡頭[照片15]。相信這一個角度,應該能讓尚未見過天門洞的讀者有了梗概的認識。
[照片15] 眺望天門洞
(2) 穿山自動扶梯(上部)~天門洞
從照片14的位置,走到位於天門翻水附近的穿山自動扶梯(電扶梯)入口[照片16],步程費時不過10min左右。
[照片16] 穿山自動電扶梯入口
於西元2015年4月25日開始營運的穿山自動扶梯(電扶梯),全部建於天門山山體之內,區分為上/下兩部份: 上部由位於天門翻水附近的入口到天門洞廣場前方,從上往下共有7小段各自獨立運行的電扶梯[照片17&18]。下部則由天門洞北側面的左前方,經過另外5小段各自獨立運行的電扶梯。全程總計12小段的電扶梯,負責上/下山之間的運輸。這項不可不謂為宏偉的工程,上部+下部的12段電扶梯合計全長897m。垂直高低差達340m,若以水平移動距離而言,則相當於692m之遠。
[照片17] 穿山自動電扶梯的第1段
[照片18] 穿山自動電扶梯的第7段
離開第7小段電扶梯後,大約步行7min,就來到位於天門洞內下方的廣場[照片19]。
[照片19] 前方就是天門洞廣場
進入廣場之後,向南方回眺來時路,可以想見當年斧鑿崖壁步道的篳路藍縷的艱辛[照片20]。眼前遠方有一座小村,不知道是否為與董永&七仙女故事有關聯的董家村[照片21]?
[照片20] 由天門洞廣場回眺來時路
[照片21] 由天門洞廣場眺望南方
廣場南側的下方,有步道階梯等遺跡,筆者不確定他們究竟是因為甚麼緣故被廢棄了[照片22]。
[照片22] 廢棄的步道階梯等
南北側的洞口輪廓明顯不同。若由北側眺望南側的洞口,大致如照片23所示。若由南側眺望北側的洞口,則會像照片24的情形。
[照片23] 由北側眺望南側的洞口
[照片24] 由南側眺望北側的洞口
由洞口北側向下眺望,但見999個階梯的天梯下方,人車都小似螻蟻囉[照片25&26]。這若是真的要一級級由下方走上來,沒有一雙健腿,肯定是會鐵腿的。
[照片25] 由天門洞口北側向下眺望
[照片26] 由天門洞口北側向下眺望
筆者的電扶梯票是涵蓋上/下部的,否則還得在洞口北側再行購買下部的搭乘票[照片27],或者就像一些遊客一樣,一級一級的往下走。不過,感覺這個方式應該是挺傷膝蓋的。
[照片27] 電扶梯購票處
前往下部電扶梯方向的途中,就能從側面角度眺望那道999階的陡峭天梯了[照片28~31]。
[照片28] 眺望天梯
[照片29] 眺望天梯
[照片30] 眺望天梯
[照片31] 眺望天梯
(3) 穿山自動電扶梯(上段)~天門洞廣場
5段下部電扶梯內的陳設等,部分類似照片17&18所敘述的上部電扶梯。所以,筆者於此不再贅述。出口處就在天梯下方的天門洞前廣場[照片32]。
[照片32] 下部電扶梯的出入口
佇立於大廣場,往南方看過去,天門洞口與天梯上的遊人都成了小螞蟻,筆者剛才還无自佇立在天門洞口往這兒眺望呢[照片33~34]。
[照片33] 由大廣場眺望天門洞(北側)&天梯
[照片34] 由大廣場眺望天門洞(北側)&天梯
天門洞北側下方的這一道天梯,確實有極限摩托車運動騎士,以56秒的時間,由第1階駛至第999階。西元2017年10月,Land Rover汽車公司也確實以豪華運動休旅PHEV 車型,成功挑戰最大坡度45度,順利駛至天門洞的廣告,來刺激在中國的銷售量。
筆者尚未看廣告之前,曾納悶除非拆除欄杆,目前的階梯寬度根本不夠行駛[照片35]。一看廣告,果然是沒有中間2排護欄時拍攝的。比對早年的網路照片,也是沒有中間2排護欄,看來是之後為了安全顧慮增設的。
[照片35] 由大廣場眺望天梯
天門洞高131.5m,寬57m,深60m,位於天門山海拔~1,260m的山腰,是舉世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照片36]。根據歷史的記載,在西元263年之前,這個洞是不存在的。當時,這裡屬於三國時期東吳的轄域之內,由於吳王孫休視峭壁洞開為祥瑞之事,遂將原來的山名--嵩梁山,改為天門山。不過,以上只是歷史上的敘述之一,並未成為史學界的共識。
地質學家認為來自於東西兩側石英砂岩層的向斜擠壓力,在未崩落之前的岩洞中央交會,這兩道相互衝突的應力最終導致岩石破裂,於是形成了天門洞。
[照片36] 由大廣場眺望天門洞(北側)
天門洞的右前方山壁有一片潺潺的小瀑布[照片37],這個不是天門翻水喔。天門翻水的位置是在左前方山壁,只是筆者無法指出確切的地點[照片38]。
[照片37] 天門洞的右前方山壁的小瀑布
[照片38] 天門洞的左前方山壁
大廣場裡,由右至左為天門洞特色餐廳(可是只能當充饑處;價格也不菲)[照片39]、天梯的入口處[照片40]、勒石[照片41]、下部電扶梯的出入口[照片32]。這兒也有出租苗族/土家族傳統服飾的小販,遊客可以租來穿著與天門洞/天梯合影留念。
[照片39] 天門洞大廣場的右側: 特色餐廳
[照片40] 天梯的入口處
[照片41] 天梯的入口處附近
由大廣場向北方眺望,99彎的通天大道(盤山公路)就在下方[照片42]。
[照片42] 由大廣場向北方眺望
[照片43] 由大廣場向北方眺望
(4) 通天大道(盤山公路)
介於天門洞腳下與山下山門之間的通天大道(盤山公路),起建於西元1998年,至 2005年全面貫通,歷時八年,共耗資近2 億元人民幣。全長10.77km,共有99道彎,暗合了“天有九重,雲有九霄”之意。每一轉彎處,均以數字編號標明。其中多處為180度急轉的髮夾彎。山下起點海拔~200m,天門洞停車場的海拔則為~1200多米,高度落差超過1000m,被公認為“全國十大盤山公路之首”。
欣賞過天門洞美景之後,接著就是要搭乘以電瓶電力驅動的環保車[照片44~50],沿著通天大道(盤山公路)離開天門山[照片44]。當天晚上還要再從下禢旅館搭車來天門山麓的露天表演場,來欣賞天門狐仙秀呢。有關這個秀的內容,將於後續編號第[100]號的遊記中介紹{中國(11): 張家界(6): 天門狐仙秀}。
[照片44] 由通天大道(盤山公路)下山途中
[照片45] 由通天大道(盤山公路)下山途中
[照片46] 由通天大道(盤山公路)下山途中
[照片47] 可以看到左上方山頂的高架天空步道 [參閱照片7~11]
[照片48] 由通天大道(盤山公路)下山途中: 中繼索道(纜車)站
[照片49] 由通天大道(盤山公路)下山途中
[照片50] 抵達山下停車場。所見的建築群是位於表演天門狐仙秀露天劇場的前方。
下一篇是有關武陵源景區的遊記。歡迎有興趣的讀者,請接續閱讀or待空閒時再來光臨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