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旅遊日期

旅遊地點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本文是一系列有關 [台東縣蘭嶼鄉] 之旅的第3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台東縣(2): 蘭嶼鄉(1): 東清村&野銀村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41751123]

下一篇文章: 瑞典(1): 德國Konstanz & Mainau []

 

[照片1] 飛魚 [引用自網頁: https://chuangyedu.com/zh-hk/chuangyewenda/youwenbida/0382q.html]

[179]: 台東縣(3): 蘭嶼鄉(3): 朗島村

 

[1] [台東縣蘭嶼鄉] 系列遊記一覽表

文章編號

     

Po出日期

[177]

台東縣(1): 蘭嶼鄉(1): 椰油村&紅頭村

2024-07-13

[178]

台東縣(2): 蘭嶼鄉(2): 東清村&野銀村

2024-08-03

[179]

台東縣(3): 蘭嶼鄉(3): 朗島村

2024-08-24

 

--------------------------------------------------------------------------------------

      本篇遊記遊覽的景點位於台東縣蘭嶼鄉北側的朗島村[照片2]: 這個有福之地是蘭嶼鄉6個村落中平地面積最廣闊的,漁場海域也最大。不過居民人數反而最少(< 1,000)但原住民比例為各村之冠(>91%)所以,相對上,也為島上的達悟族保留比較完整的傳統聚落&文化。

[照片2] 朗島部落一景 [引用自網路照片]

朗島部落.jpg

 

   朗島部落的達悟語為Iraralay意謂有禮貌[照片3]。或許由於部落祖先曾與荷蘭人通婚,所以接觸的文明比較深入,可能使得有的村民身高比起其它村落者來得突出。

[照片3] 朗島部落一景

朗島部落 意象.jpg

 

   朗島部落右前方的海灣,被建成一處適合船隻繫泊的朗島漁港[照片4~9]

[照片4] 三條飛魚風味餐廳旁的有蓬亭

20210514 (580) 朗島村.JPG

[照片5] 朗島漁港一景

20210514 (590) 朗島村.JPG

[照片6] 朗島漁港一景

20210514 (540) 朗島村.JPG

[照片7] 朗島漁港一景

20210514 (550) 朗島村.JPG

[照片8] 朗島漁港一景

20210514 (205) 朗島村.JPG

[照片9] 朗島漁港一景

20210514 (200) 朗島村.JPG

   村民的傳統拼板舟,按小船&大船分別使用2127塊木板拼接而成,這是何以被稱為拼板舟的原因[照片10&11]。原料都利用蘭嶼島上的樹木製作,並依所在位置擇取不同的材質。比方說: 船底龍骨選用的是質硬耐磨蝕、不易變形的台東龍眼、蘭嶼赤楠or蘭嶼福木等。船舷則以質地輕軟的台灣膠木or麵包樹為宜。

     由於拼板舟酬載的不只蘭嶼漁民,也承續著達悟族文化,所以被視為聖物不得侵犯: 女性至今仍然被禁止以肢體接觸拼板舟 [飛魚季時甚至嚴禁女性踏足拼板舟所在的沙灘]目前雖然因觀光因素可能會逐漸改觀,但未得船主同意前,切勿冒犯 [依舊有船主不允許拍攝他的拼板舟喔]

[照片10] 達悟族傳統拼板舟一景

20210513 (875) 達悟族傳統拼板舟.JPG

[照片11] 達悟族傳統拼板舟一景

20210513 (885) 達悟族傳統拼板舟.JPG

   船艏/船艉兩側有如太陽光芒紋的圖騰,象徵在汪洋中引領正確方向&趨吉避凶,所以被視為船之眼or船眼紋[照片12&13]。其它圖騰包括人形紋、魚眼紋&海波紋等。

[照片12] 達悟族傳統拼板舟

20210514 (490) 達悟族傳統拼板舟.JPG

[照片13] 達悟族傳統拼板舟

20210514 (510) 達悟族傳統拼板舟.JPG

   這些拼板舟的附近,是一家名為伊娜傳統手工藝品的小工作坊[照片14]。老闆小蘭姐就待在右側那座有遮陽棚的涼台內工作。

[照片14] 伊娜傳統手工藝品工作坊

20210514 (520) 達悟族傳統拼板舟.JPG

   大太陽下,聞到一陣陣烤香腸的濃郁味飄來,引得曬昏的飢腸躍躍欲動,趕緊點餐來嚐嚐[照片15&16]。要冰涼解渴的,阿德拼板舟店也販售芋頭冰喔[照片17&18]

[照片15] 飛魚卵香腸

20210513 (890) 飛魚卵香腸 [朗島村].JPG

[照片16] 飛魚卵香腸

20210513 (895) 飛魚卵香腸 [朗島村].JPG

[照片17] 賣芋頭冰的小店

20210514 (600) 朗島村.JPG

[照片18] 賣芋頭冰的小店

20210514 (605) 朗島村.JPG

[照片19] 黑妞二姐風味餐

20210513 (900) 黑妞二姐風味餐 [朗島村].JPG

   朗島以前的淡水源附近是朗島派出所[照片20]&蘭魚阿夢民宿[照片21]。這一間民宿有雙人面海套房(NTD2,200)3人和室雅房(NTD1,800)4人和室套房(NTD3,200)4人山景套房(NTD3,200)4人面海套房(NTD3,200) & 6人和室套房(NTD4,800)。對喜歡入眠前聽著輕柔濤聲&仰望星空的遊客們,是一個可以考慮的下禢處。

[照片20] 朗島村一景: 朗島派出所

20210514 (250) 朗島村.JPG

[照片21] 朗島村一景: 蘭魚阿夢民宿

20210514 (210) 蘭魚阿夢民宿 [朗島村].JPG

   很難想像這一口夏涼冬暖的地下水泉,曾經養活許多村民[照片21~23]。據說如今仍然>60%村民自行接管引水使用。不過,考慮使用時的方便性,改用自來水的居民人數逐漸增加中。

[照片21] 朗島村一景: 大水源

20210514 (220) 大水源 [朗島村].JPG

[照片22] 朗島村一景: 大水源

20210514 (225) 大水源 [朗島村].JPG

[照片23] 朗島村一景: 大水源

20210514 (230) 大水源 [朗島村].JPG

   接下來是參觀朗島村的半穴居屋由於夏季有颱風的威脅,冬季有強勁濕寒東北風襲擾,達悟族人祖先遂採半穴居的生活方式[照片25~30]

[照片24] 朗島村一景

20210514 (255) 朗島村.JPG

[照片25] 朗島村一景: 達悟族的半穴居屋

20210514 (275) 達悟族(雅美族)穴居屋 [朗島村].JPG

[照片26] 朗島村一景: 達悟族的半穴居屋

20210514 (280) 達悟族(雅美族)穴居屋 [朗島村].JPG

[照片27] 朗島村一景: 達悟族的半穴居屋

20210514 (285) 達悟族(雅美族)穴居屋 [朗島村].JPG

[照片28] 朗島村一景: 達悟族的半穴居屋

20210514 (290) 達悟族(雅美族)穴居屋 [朗島村].JPG

[照片29] 朗島村一景: 達悟族的半穴居屋

20210514 (320) 達悟族(雅美族)穴居屋 [朗島村].JPG

[照片30] 朗島村一景: 達悟族的半穴居屋

20210514 (375) 達悟族(雅美族)穴居屋 [朗島村].JPG

   達悟族的家屋,包括3棟主要建築: 主屋、高屋&涼台。

        主屋、高屋&涼台構成的前庭會有靠背石[照片31],有些類似客廳裡的座椅,作為日常休憩+聚會聊天的所在。飛魚季期間,前庭空地也置放曬魚架供曬魚之用。拼板舟的製作空間也在此,所以隱喻「延伸的漁港」。

[照片31] 靠背石

20210514 (480) 朗島村.JPG

   主屋依地面水平高低分成簷廊(前廊)、前室和後室。前室擔任的是一般生活裡類似廚房&臥室的功能[照片32~35]

[照片32] 朗島村一景: 達悟族的半穴居屋

20210514 (370) 達悟族(雅美族)穴居屋 [朗島村].JPG

[照片33] 達悟族(雅美族)的半穴居屋簷廊 [門洞後是前室]

20210514 (365) 達悟族(雅美族)穴居屋 [朗島村].JPG

[照片34] 達悟族(雅美族)的半穴居屋簷廊&前室

20210514 (470) 朗島村.JPG

[照片35] 跨過門洞就是前室

20210514 (440) 朗島村.JPG

   後室除了貯藏禮帽、衣飾等重要物品[照片36~38]。在此肅立呈扁平鐘鼎形、刻有羊角形圖案、具有神聖的意義的宗柱(Eomok)大柱

[照片36] 達悟族(雅美族)的半穴居屋後室

20210514 (445) 朗島村.JPG

[照片37] 達悟族(雅美族)的半穴居屋後室

20210514 (455) 朗島村.JPG

[照片38] 達悟族(雅美族)的半穴居屋後室

20210514 (465) 朗島村.JPG

 

   如同蘭嶼其它部落朗島村民的主要精神信仰也是基督教&天主教。村裡3座教堂: 基督長老教會朗島教堂(目前的水泥禮拜堂建成於西元1967; 據說將再覓地新建)[照片39&40]、天主教聖斯德望教堂(落成於西元1984)[照片41] & 真耶穌會教堂[照片42~44]

[照片39] 朗島村一景: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朗島教堂 [正面]

20210514 (300) 朗島村.JPG

[照片40] 朗島村一景: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朗島教堂 [背面]

20210514 (310) 朗島村.JPG

[照片41] 朗島村一景: 天主教聖斯德望教堂

20210514 (385) 朗島村.JPG

[照片42] 朗島村一景: 真耶穌會教堂

20210514 (400) 朗島村.JPG

[照片43] 朗島村一景: 真耶穌會教堂

20210514 (420) 朗島村.JPG

[照片44] 朗島村一景: 真耶穌會教堂

20210514 (425) 朗島村.JPG

   朗島村還有一處蘭嶼區會禱告營地,位於一個被稱為五孔洞(JikaiaReman; 達悟語意謂很深)的海厓下方海蝕穴,共有5個緊鄰的洞口[照片45~53]以前被居民稱為惡靈之窩叮嚀婦孺不宜在此久留。不知是否有宗教撫慰效應,目前被教民當作禱告營地[照片12~20]。不過,據說有些岩洞仍然被列為不得進出之用。

[照片45]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

20210513 (905)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JPG

[照片46]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

20210513 (910)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JPG

[照片47]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

20210513 (920)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JPG

[照片48]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

20210513 (925)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JPG

[照片49]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

20210513 (930)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JPG

[照片50]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

20210513 (940)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JPG

[照片51]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

20210513 (955)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JPG

[照片52]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

20210513 (960)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JPG

[照片53]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

20210513 (965) 蘭嶼區會禱告營地.JPG

   逛到飢腸轆轆囉,遊客們紛紛走到據說是朗島村必吃的覓覓飢地 餐廳[蘭嶼鄉朗島村176; +886911556316]準備享用可口的美食[照片54~59]

[照片54] 覓覓飢地餐廳外部

[179]: 台東縣(3): 蘭嶼鄉(3): 朗島村

[照片55] 覓覓飢地餐廳內部一景

20210514 (650) 朗島村.JPG

[照片56] 覓覓飢地餐廳內部一景

20210514 (655) 朗島村.JPG

 

[照片57] 覓覓飢地餐廳菜單

20210514 (660) 朗島村.JPG

[照片58] 蘭嶼燻肉套餐 [NTD250]

20210514 (665) 蘭嶼燻肉套餐.JPG

[照片59] 飛魚套餐 [NTD250]

20210514 (670) 飛魚套餐.JPG

   最後,在結束本篇遊記之前,來看看一塊靠近海岸的奇石: 火把岩(Jimavonot) [照片60]

[照片60] 火把岩(Jimavonot) or玉女岩or 夫妻岩

20210514 (640) 朗島村.JPG

 

   咦看起來沒啥特色啊! 幹嘛還有別稱: 玉女岩or 夫妻岩好吧,照片60的拍攝角度看不出來,那就換個角度拍攝吧: 照片61夠說明了吧

[照片61] or玉女岩or 夫妻岩 or 火把岩(Jimavonot)

[179]: 台東縣(3): 蘭嶼鄉(3): 朗島村

 

歡迎留言交流討論心得喔. 😊

 

 

 

[後記1]: 西元20248痞客邦評定本部落格7月排名位居所有部落格的第134是本落格自西元20181231日成立以來最佳的排名

2024年7月的部落格排行第134名.jpg

[後記2]: 西元20249痞客邦評定本部落格7月排名位居所有部落格的第146

 

[後記3]: 西元20248&9痞客邦評定「隨便一拍」邦邦排名位居所有邦邦的第2---僅次於痞客邦,是自西元20207以來長期位居旅遊類邦邦1 & 所有邦邦第2

2024年7月的隨便一拍邦邦排行第2名.jpg

 

下一篇文章是 [瑞典 ] 系列遊記的1 德國Konstanz & Mainau。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再度撥冗光臨我們的部落格,前來參閱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Je4咖照 的頭像
    JeJe4咖照

    JeJe4咖照's BLOG

    JeJe4咖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