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
旅遊地點: 俄羅斯: 西伯利亞地區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 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本文是一系列有關 [俄羅斯] 之旅的第7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俄羅斯(6): 西伯利亞鐵路城鎮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7900397]
下一篇文章: 俄羅斯(8): 滴血教堂&殉道修道院[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6099989]
[照片1] 在Listvyanka小鎮遇到的狗拉雪橇車 [氣溫~ -20℃]
[表1] [俄羅斯] 系列遊記一覽表
文章編號 |
文 章 名 稱 |
Po出日期 |
[27] |
俄羅斯(1): 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 |
2019-01-07 |
[34] |
俄羅斯(2): 莫斯科的東正教堂 |
2019-01-11 |
[37] |
俄羅斯(3): 凱旋門+勝利廣場 |
2019-01-15 |
[154] |
俄羅斯(4): 紀念性禮物 |
2023-01-01 |
[155] |
俄羅斯(5): 食衣住行育樂 |
2023-01-28 |
[156] |
俄羅斯(6): 西伯利亞鐵路城鎮 |
2023-02-25 |
[157] |
俄羅斯(7): 冰封的貝加爾湖 |
2023-03-25 |
[158] |
俄羅斯(8): 滴血教堂+殉道者修道院 |
2023-04-29 |
[159] |
俄羅斯(9): 莫斯科地鐵&遊河 |
2023-05-27 |
[160] |
俄羅斯(10):克里姆林宮&紅場 |
2023-06-22 |
[161] |
俄羅斯(11):漫遊莫斯科(1): 展覽館 |
2023-07-22 |
[162] |
俄羅斯(12):漫遊莫斯科(2): 購物 |
2023-08-19 |
[163] |
俄羅斯(13):莫斯科古生物博物館 |
2023-09-16 |
-------------------------------------------------------------------------------------
幼年時兒歌裡的「蘇武牧羊北海邊」,其中的北海指的就是位於西伯利亞地區,水域面積(~56萬km2)相當於~15.6個台灣大的貝加爾湖(Lake Baikal)。
(1) Taltsy museum
筆者在抵達第(2)節所述的Listvyanka小鎮之前,會經過與之相距~20km的Taltsy博物館: 一個由40餘棟傳統木屋、教堂、磨坊、小學等具有西伯利亞特色木製建築(未使用釘子固定)組成的露天博物館,過去曾是少數民族聚居的Taltsy村所在[照片2~7]。
[照片2] Taltsy博物館的木建築一景
[照片3] Taltsy博物館的木建築一景
[照片4] Taltsy博物館的木建築一景
[照片5] 小學教室
[照片6] 小學教室
[照片7] 飼養的蒙古馬(?)
遊客除了參觀博物館,也可以踩雪橇滑坡、跳舞&享受特色美食等活動[照片8~16]。
[照片8] 踩雪橇滑坡的遊客們
[照片9] 廣場中等待音樂響起的遊客們
[照片10] 廣場中等待音樂響起的遊客們
[照片11] 美食快好囉!
[照片12] 美食快好囉!
[照片13] 熱飲也快要就緒!
[照片14] 美食攤位
[照片15] 美食攤位
[照片16] 販售俄羅斯套娃的攤位
布里亞特共和國(Respublika Buryatiya)是俄羅斯聯邦境內一個與蒙古共和國接壤的加盟共和國,居民主要由布里亞特族人(Buryats---屬於蒙古族的一支)組成。在貝加爾湖地區,也散居著一些布里亞特人。照片17是他們生活裡居住的蒙古包。
[照片17] 布里亞特族(Buryats)的蒙古包
這一個居民數不及3千人的小鎮,位於貝加爾湖&其出水河流---Angar河的交會口附近[照片18~20],所以也被暱稱為「貝加爾湖濱」。
[照片18] 小鎮的西側&南側就是貝加爾湖
[照片19] 遠眺Listvyanka小鎮
[照片20] Listvyanka小鎮一景
冬日裡,只要是沒有遊客涉足的街區,看起來寧靜的有如很不真實的夢境。讀者們請看,一隻乖巧的狗狗兀自安詳地蹲坐於雪地,飄落的小雪花為它裝扮了滿頭白茫茫[照片21]。
[照片21] Listvyanka小鎮一景
[照片22] Listvyanka小鎮一景
走進溫暖的餐酒館,又回到了人聲鼎沸,五顏六色的人間世界囉[照片23]。
[照片23] 熱鬧的參酒館
小鎮裡有一座啟建於西元1846年的教堂---聖尼可拉斯教堂(Saint Nicolas Church),據說是為了紀念於船難中獲得Saint Nicolas的顯靈拯救而興建[照片24]。
[照片24] 聖尼可拉斯教堂(Saint Nicolas Church)
(3) 交通工具:
每年的1~5月,貝加爾湖的湖面就會被冰封。不過冰層最厚的季節,是在2~3月,厚度超過1m。
冰層厚度達到安全的下限之後,很多交通工具就上場囉。第1種是俄製UAZ 452越野車。這款形似麵包車的,原來是供俄羅斯軍方用作越野指揮車。由於良好的安全越野性能,目前是冬季貝加爾湖旅遊時的最佳運輸車輛[照片25~27]。
[照片25] 俄製UAZ 452越野車 [氣溫~ -20℃]
[照片26] 俄製UAZ 452越野車 [氣溫~ -20℃]
[照片27] 俄製UAZ 452越野車 [氣溫~ -20℃]
第2種是氣墊船(air-cushion vehicles ; hovercraft),尤其適合長途的貝加爾湖冰面旅遊。筆者由Listvyanka小鎮前往奧利洪島(Olkhon island),就是搭乘氣墊船[照片28~30]。
[照片28] 氣墊船(hovercraft) [氣溫~ -25℃]
[照片29] 氣墊船(hovercraft) [氣溫~ -25℃]
[照片30] 氣墊船的氣墊 [氣溫~ -25℃]
第3種是雪地摩托車or摩托化雪撬車(snowmobile),很適合個人的短途行程[照片31~35]。
[照片31] 雪地摩托車or摩托化雪撬車(snowmobile) [氣溫~ -25℃]
[照片32] 雪地摩托車or摩托化雪撬車(snowmobile) [氣溫~ -20℃]
[照片33] 雪地摩托車or摩托化雪撬車(snowmobile) [氣溫~ -25℃]
[照片34] 行駛於結冰的貝加爾湖(Lake Baikal)冰面的雪地摩托車 [氣溫~ -25℃]
[照片35] 行駛於結冰的貝加爾湖(Lake Baikal)冰面的雪地摩托車 [氣溫~ -25℃]
第4種是狗拉雪橇車(Dog sledding)。Listvyanka小鎮有業者提供這樣的服務,營業期間始於每年11月,止於次年3月[照片36&37]。狗拉雪橇一日遊(40km+森林午餐+國家公園etc)收費約25,000盧布。
[照片36] 勘察家哈士奇犬(Kamchatka Huskies) [氣溫~ -20℃]
[照片37] 堪察家哈士奇犬(Kamchatka Huskies) [氣溫~ -20℃]
當然囉,有些時候還是得仰賴自家的11號公車[照片38~40]。
[照片38] 漫步於冰封的貝加爾湖面 [氣溫~ -25℃]
[照片39] 漫步於冰封的貝加爾湖面 [氣溫~ -25℃]
[照片40] 在雪地行進 [氣溫~ -20℃]
豈料我們的駕駛說還有第5種: 他拿來一隻掃帚,向筆者等遊客示範巫師飛行術[照片41]。未等他講解完畢,大家紛紛仿效,希望御風飛行[照片42],順便跟駕駛討價還價接續行程的折價。😍😍😍
[照片41] 騎掃帚飛行 [氣溫~ -20℃]
[照片42] 騎掃帚飛行 [氣溫~ -20℃]
(4) 雪白的大地:
筆者雖然看過許多冬雪覆蓋的銀色世界,但置身為靄靄白雪覆蓋的西伯利亞荒原,絕對是最為令人浩歎的感受: 那真的是一望無際的茫茫。雖然照片無法顯現全貌,請各位讀者自行觀閱體會吧[照片43~52]。
[照片43] 雪白冰封的湖面一景
[照片44] 雪白冰封的湖面一景
[照片45] 雪白冰封的湖面一景
[照片46] 雪白冰封的湖面一景
[照片47] 雪白冰封的湖面一景
[照片48] 雪白冰封的湖面一景
[照片49] 湖岸的白雪一景
[照片50] 湖岸的白雪一景
[照片51] 湖岸的白雪一景
[照片52] 湖岸的白雪一景
(5) 藍色冰:
由於貝加爾湖水的澄清透明程度(能見度達水深40.5m),被美稱爲「西伯利亞的藍眼睛」。湖水含鹽量&有機質含量都很低,有賴於包括被稱為鉤蝦等生物的貢獻,它們是能分解藻類&動物遺體的生物,從而使得湖水維持自我淨化。
據說: 冬天的貝爾加湖是最美的時刻,是受到普遍認可的,原因是能看到罕見的「藍冰」和「氣泡冰」的自然景觀。
先來看看「藍冰」:
[照片53] 冰封的貝爾加湖一景
[照片54] 冰封的貝爾加湖一景
[照片55] 藍冰一景
[照片56] 藍冰一景
[照片57] 藍冰一景
[照片58] 藍冰一景
[照片59] 藍冰一景
[照片60] 藍冰一景
[照片61] 藍冰一景
由於湖面廣闊,結冰時刻並不完全一致,各處的氣溫水溫也並非完全相同,所以,參差不齊的熱脹冷縮現象導致冰封的湖面出現許多粗細深淺不一的裂痕。嚴重時,破裂的冰被擠出,就是照片55~57的狀況。
當然不用像照片62那樣趴下去觀賞啦! 站著就能清楚看到囉[照片63&64]。這樣的美景,在每年的3~4月時最為壯觀。不過,得付一點代價,大自然要求遊客們得經受 零下20~40攝氏度 的騷擾。
[照片62] 不用趴下來看啦!
[照片63] 冰封的貝爾加湖一景
[照片64] 冰封的貝爾加湖一景
再來是「氣泡冰」的自然景觀: 貝爾加湖的氣泡冰,其實是源自湖水中的厭氧性微生物代謝所釋放的甲烷(Methane)[照片65~68]。當不溶於水的甲烷(許多分子構成的氣泡)由湖水深處上升,會逐漸接觸靠近湖面的低溫環境,因而在還未抵達湖面就被凍住,形成所見的「氣泡冰」。
[照片65] 氣泡冰一景
[照片66] 氣泡冰一景
[照片67] 氣泡冰一景
[照片68] 氣泡冰一景
(6) 在冰封的湖面野餐:
在冰封的貝加爾湖旅遊,所需時間頗長。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途中務必得停車準備烹飪熱食[照片65~70],畢竟照片64的麵包、餅乾等乾糧只能當作食物還未煮好之前的應急充飢之物。
[照片64] 在冰封的湖面野餐一景
[照片65] 在冰封的湖面野餐一景
[照片66] 在冰封的湖面野餐一景
[照片67] 在冰封的湖面野餐一景
[照片68] 在冰封的湖面野餐一景
[照片69] 在冰封的湖面野餐一景
[照片70] 在冰封的湖面野餐一景
[照片71] 在冰封的湖面野餐一景
有需要水時,就地取幾塊冰,加熱融化即可[照片72]。這可是地球最純淨的淡水喔。喝下時,溫熱讓人感受滿滿的幸福。
[照片72] 在冰封的湖面取冰
(7) 奧利洪島(Olkhon island):
由Listvyanka小鎮至奧利洪島(Olkhon island)的湖面最短距離為~191km
[照片73~76]。
[照片73] 奧利洪島(Olkhon island)
[照片74] 奧利洪島(Olkhon island)
[照片75] 奧利洪島(Olkhon island)
[照片76] 狗狗歡迎它的主人---我們的司機---回家!
或許超出許多人的想像: 奧利洪島上多數地區雖然為森林覆蓋,卻還有小片沙漠,生長著一些長相頗不一般的樹[照片77]。
[照片77] 長在淺沙地的怪樹
島上有5個小村落---最大的是Khuzhir,居民多半是信奉薩滿教(Shamanism)的布里亞特族人,從事的營生為老祖宗們習以為常的農業、漁業&畜牧業(養牛) [照片78]。
[照片78] Khuzhir村一景
西藏人稱薩滿教為苯教。薩滿信仰比任何有組織的宗教都更早出現,人類學家認為早在距今7,000~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Neolithic)就有了。能掌握所謂的神祕知識,並能進入人神狀態與靈界溝通的人,被稱為薩滿(通俗的說法: 巫師)
奧利洪島的Burkhan Cape有一大塊被島民視為是阿爾泰神靈寓居的岩石,被稱為薩滿岩(Shamanka Rock)[照片79]。透過這個充滿神話的前景,筆者可是把夕陽逐漸西沉的遠山當成了崦嵫,滿足了要看看從小學到的成語「日薄崦嵫」所在的地方。😍😍😍
[照片79] 阿爾泰神靈寓居的薩滿岩(Shamanka Rock)
[照片80] 位於Burkhan Cape的Shaman Poles
讓筆者訝異的是: 在普遍信仰薩滿教的奧利洪島上,居然看到藏傳佛教白塔[照片81]。或許不應該驚訝,佛教傳入西藏後,苯教勢力就衰退。眼前所見的狀況,可能正是類似的縮影。
[照片81] 藏傳佛教白塔
Khuzhir村的居民可能~1,500人。村中除了民居外,還有旅館、商店、餐廳、咖啡館 & 東正教堂[照片82~87]。
[照片82] Khuzhir村一景
[照片83] Khuzhir村一景
[照片84] Khuzhir村一景
[照片85] Khuzhir村一景
[照片86] Khuzhir村一景
[照片87] 東正教堂 (Church of our lady derzhavnaya)
在這樣一個遠離塵囂的地方,享用一頓美味可口的餐點,享受呼吸低汙染空氣下的寧靜睡眠,的確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照片88~90]。
[照片88] 餐廳裡用餐中的遊客們
[照片89] 安靜可愛的店貓
[照片90] 溫馨的小旅館客房
下一篇文章是 [俄羅斯] 系列遊記的第8篇: 滴血教堂&殉道修道院。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再度撥冗光臨我們的部落格,前來參閱喔。
[後記1]: 西元2023年5月1日05:34am為 [本日熱門] 文章
[後記2]: 於西元2023年3月25日(00:03am)~2023年4月28日(07:56pm)期間,在 [隨便一 拍] 邦邦(http://streamtopic.pixnet.net/7245) po出的有關本篇遊記介紹文的結果:
(a) 433推
(b) 123則留言
(c) 6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