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 2020-01-23
旅遊地點: 高雄市那瑪夏區: 瑪雅部落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 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本文是一系列有關 [高雄市那瑪夏區] 之旅的第3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高雄市那瑪夏區(2) 南沙魯部落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5861285]
下一篇文章: 高雄市那瑪夏區(4) 達卡努瓦部落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5883785]
心安之處,便是:吾家&吾鄉!
[照片1]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綠建築圖書館 (仝於[照片19])
[表1] [高雄市] 系列遊記一覽表
文章編號 |
文 章 名 稱 |
Po出日期 |
[165] |
高雄市甲仙區(1):小林紀念公園+小林國小 |
20231-11-18 po出 |
[166] |
高雄市納瑪夏區(1): 錫安山 |
2023-12-02 po出 |
[167] |
高雄市納瑪夏區(2): 南沙魯部落 |
2023-12-23 po出 |
[168 |
高雄市納瑪夏區(3): 瑪雅部落 |
2023-01-13 po出 |
[169] |
高雄市納瑪夏區(4): 達卡努瓦部落 |
2023-02-03 po出 |
瑪雅( Mangacun; 以前稱民權)部落位於上一篇介紹過的南沙魯(Nangisaru; 以前稱民族)部落 & 下一篇會簡述的達卡努瓦(Tangaanua; 以前稱民生)部落之間--分別以那尼撒羅溪&那次蘭溪與前/後者為界[照片2~4]。
[照片2] 眺望瑪雅(民權)部落
[照片3] 眺望瑪雅(民權)部落
[照片4] 眺望瑪雅(民權)部落
目前這個人口僅8百餘的部落,居民人數也介於兩者之間,以布農族居多,其餘為排灣族、泰雅族、阿美族、卡納卡那富族、拉阿魯哇族&漢族。以下,筆者將就2個段落簡述這一個融合多元種族的原住民聚落: 部落內的 (1)國小&國中 & (2) 漫遊。
(1) 國小&國中:
西元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88風災)摧毀了距離楠梓仙溪不遠的舊的民權國小校舍[註]。之後,在台達電子公司成立的文教基金會的捐款協助下,於西元2011年底在較高海拔的民權台地上,重建落成一座以太陽能發電的綠色減碳生態校園--新的民權國小[照片5~10]。
[註]: 楠梓仙溪的枯水期為當年11月~次年5月。
[照片5] 新的民權國小 [引用自網路照片]
[照片6]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宿舍(左) & 木杵造型水塔(右)
[照片7]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宿舍的彩繪牆
[照片8]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教學樓
[照片9]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教學樓的側面牆壁
[照片10]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教學樓的教室
據說校舍的屋頂舖設了太陽能板[照片11~14],全校的發電量超過用電量,是國內第1座享有淨零耗能的公共建築,每年由此省下的電費~NTD25萬元。太陽能板下方還有隔熱岩棉,所以冬天也不會寒颼颼,等於是冬暖夏涼的學習教室啊。
[照片11]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教學樓 [側面]
[照片12]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教學樓的瑪雅原住民文化牆
[照片13]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教學樓的瑪雅原住民文化牆
[照片14]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教學樓的瑪雅原住民文化牆
[照片15]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教學樓 [側面]
[照片16]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教學樓 [背面; 前景為坡坎]
目前校舍位置的海拔為~800m,較之下方瑪雅里的海拔(~500m)高出甚多。所以,現在每屆颱風來臨的前刻,校舍也就充當里民臨時避難的所在。
綜觀新的民權國小建築裡,可能以擁有高低相間八角形屋頂的圖書館最具醒目的藝術風格--據說設計概念源自於布農族獵寮&卡那卡那富族的男子會所[照片17~22]。所用木料,均為台灣柳杉。
[照片17]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綠建築圖書館
[照片18]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綠建築圖書館
[照片19]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綠建築圖書館
[照片20]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綠建築圖書館
[照片21]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綠建築圖書館
[照片22]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綠建築圖書館
圖書館內部空間採用高挑的屋頂設計,室內採光充足[雖然有裝設懸吊的LED燈]。底部與地基之間也沿襲傳統高腳屋的架高結構,讓清涼空氣從地面通風口流入,熱空氣則由上方的天窗逸出,確保有效的空氣流通[照片23~25]。所以,盛夏時節都無須冷氣空調喔。看來莫拉克88風災雖然帶來了巨大的災變,也為民權國小的浴火重生,啟動了轉機。
[照片23] 圖書館內部一景
[照片24] 圖書館內部一景
[照片25] 圖書館內部一景
照片26&27是新的民權國小的操場。最大的特色是整圈跑道不在同一個水平面: 靠近讀者們的近景部分比較高一些。據說這樣的設計是考慮位於山坡地,希望藉此有利於降雨後的快速排水,不會形成積水。這倒還是筆者第1次看到學校操場遷就原有地理條件的狀況。每當2/3月時,附近的水蜜桃樹的花兒盛開,更是另一番天成的美景。
[照片26]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教學樓背面前方的坡坎&運動場
[照片27] 新的民權國小一景: 運動場
南沙魯國小(民族國小)遭到莫拉克風災(88風災)摧毀,多數該里居民遷至高雄市杉林區大愛園區的永久屋,民族國小也就移往該園區。所以,目前的那瑪夏區只有2所國小,就是本篇遊記所述的民權國小 & 位於達卡努瓦(民生)部落的民生國小。這些小學生畢業後,就進入那瑪夏區唯一的一所初級中學--那瑪夏國中--就讀[照片28]。雖然號稱有6個班級,然而學生總數卻未滿百。相對於諾大空間的校區(面積~10,346坪),原住民聚落裡的學生們的教育幸福指數還是很高的啊。
[照片28] 那瑪夏國中 [台29公路7.1km附近]
(2) 部落漫遊:
原住民部落內的心靈寄託,通常是基督教or天主教信仰。在瑪雅部落裡,這1座為族人提供精神食糧的教堂是始建於西元1955年的基督長老教會民權教會教堂[照片29]。
[照片29]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基督長老教會民權教會
在上一篇遊記{[141]: 高雄市那瑪夏區(2): 南沙魯部落},曾提過莫拉克88風災導致那瑪夏區的行政&附屬機關建築造倒毀損,已經遷移。有趣的,它們並非遷往同一地點: 衛生所落腳於瑪雅里的民權國小附近[照片30],其餘的機關則遷往達卡努瓦里的那瑪夏區聯合行政中心辦公。
[照片30]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那瑪夏鄉衛生所
居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農特產業(青梅、水蜜桃等)、餐飲業、觀光解說(生態旅遊)&民宿業等,大致上是小康而已。所以,多數居民住宅也算簡樸[照片31~35]。
[照片31]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照片32]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照片33]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照片34]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照片35]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筆者造訪當日,多數店家時值休假期間。既然甚有口碑的姊妹小吃店沒有營業[照片36],那就甭管妹妹了,且就簡的在二姊茶鋪小吃店用餐囉[照片37~39]。店貓无自走到筆者用餐桌附近,跳上一張椅子,然後很安靜的偶爾打個哈欠偶或瞄一眼筆者用餐狀況[照片40]。於是,筆者以「應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戒慎心情,把一盤炒飯吃的盤底乾淨的朝天。😁😁😁
[照片36]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姊妹小吃店
[照片37]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二姊茶鋪小吃店
[照片38]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二姊茶鋪小吃店
[照片39] 瑪雅(民權)部落一景: 二姊茶鋪小吃店
[照片40] : 二姊茶鋪小吃店的店貓
下一篇文章是 [高雄市那瑪夏區] 系列遊記的第4篇: 達卡努瓦部落。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再度撥冗光臨我們的部落格,前來參閱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