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
旅遊地點: 匈牙利: 布達佩斯 (Budapest)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 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本文是一系列有關 [匈牙利] 之旅的第1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波蘭(2): 漫遊Poznan市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5773004]
下一篇文章: 匈牙利(2): 布達佩斯(2): 布達區 []
歷史最大的諷刺教訓是: 人類無法從歷史教訓中,學到任何歷史教訓!
希望讀者們欣賞本文介紹的歷史名城景點時,能體悟留給吾儕的歷史教訓。
[照片1] 由多瑙河上的遊船眺望國會大廈
文章編號 |
文 章 名 稱 |
刊登日期 |
[145] |
匈牙利(1): 布達佩斯(1): 佩斯區 |
2022-05-17 |
[146] |
匈牙利(2): 布達佩斯(1): 布達區 |
2022-06-22 |
---------------------------------------------------------------------------------
為免文章篇幅過長,本系列分成2篇:
(1) 本篇: 佩斯區
(2) 下一篇: 布達區
--------------------------------------------------------------------------------------
初中時代,筆者錯以為匈牙利是匈奴族後代建立的國家,及長才知道壓根兒不是那麼回事。目前的匈牙利國民中,94%為祖先來自游牧於烏拉山西麓、源於突厥裔的馬札爾族 [所以,不少人仍然是黑髮黑瞳孔的相貌]。匈牙利最輝煌的歷史,應該是停格於西元1867~1918年之間的奧匈帝國時代。
西元1940年,地理上大致位於德國&蘇聯之間的匈牙利,選擇站邊德意志第3帝國,隨後於西元1941年派軍參與德蘇之間的多場戰役。待時序邁入西元1944年底~1945年初時,節節敗退的德國-匈牙利軸心國聯軍已被迫轉進至匈牙利西部、首都布達佩斯以南的巴拉頓湖地區,希特勒為確保Nagy Kanisza油田,遂由西部戰線抽調許多精銳作戰部隊,擬在此發動春醒作戰計畫(德文:Unternehmen Frühlingserwachen,西元1945年3月6日~1945年3月16日),這就意謂德蘇雙方勢必在布達佩斯展開一場不可避免的血戰。
多瑙河由北向南流經布達佩斯(Budapest),把這一座城市劃分成左岸(東岸)的佩斯區(Pest) & 右岸(西岸)的布達區(Buda)。
西元1944年10月29日,蘇聯紅軍開始向佩斯區---也就是照片2~6的遠景部分的郊區---發動攻擊。按理說,對於歷史古城,應該是被當作一個不設防城市般珍惜。然而,希特勒命令將此設定為要塞城市,所有官兵必須死守戰至最後一人 [多麼熟悉的字眼啊!],布達佩斯的悲慘命運就確定了。據說這場布達佩斯攻防戰是第2次世界大戰(WW2)中最殘酷的圍城戰之一。相信讀者們無須親自到訪,也能猜到照片中的多數屋宇不是戰後修復的,就是新建的。
戰前戰後的人數對比,就能看出端倪: 戰前有德軍3.3萬+匈牙利軍3.7萬+百姓80萬,戰後除785名軍人逃脫,多數軍人非死即傷而被俘,百姓死亡人數估計~4萬。更慘的是: 由於缺乏官方保護&監督力量,估計倖存者中,~5萬婦女遭到蘇聯+羅馬尼亞軍性侵害。十足印證元朝張養浩於潼關懷古一曲中寫的: (國家)亡,百姓苦。只不過,歷史上發生的絕大多數敗亡,推源禍始都是由魑魅魍魎型的政客不當作為所致,黎民百姓只是有如老子所言:「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差不多是: 手握權力者沒有民胞物與愛心的話,老百姓就被視為豬狗囉)。或許歷史的最大諷刺教訓是: 人類無法從歷史教訓中,學到任何歷史教訓。這就無怪於唐朝杜牧在阿房宮賦裡寫道: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所以,若是無法從歷史學會教訓,我輩在嘲諷前人之錯誤時,後人也必將訕笑吾人的過失。
[照片2] 由布達區眺望佩斯區
[照片3] 由布達區眺望佩斯區
[照片4] 由布達區眺望佩斯區
[照片5] 由布達區眺望佩斯區
[照片6] 由布達區眺望佩斯區
這一篇遊記,筆者自己希望以歷史角度,漫遊這一座藝術成就與巴黎不相上下的古城。本文擬沿著當年反法西斯戰爭進行軸向,先瀏覽布達佩斯的「佩斯」區,並從多瑙河岸開始。
(2) 多瑙河岸的鞋子(Shoes on the Danube Bank):
介於Margaret橋&Szecheny鎖鏈橋之間的多瑙河左岸,有一段河岸的地面,凌亂散佈著多達60雙鑄鐵鞋子[照片7]。這幅畫面不是惡作劇,而是為紀念在WW2遭箭十字黨的法西斯匈牙利民兵迫令於河岸脫鞋後,再被殺害的~3,500位平民(~23%為猶太裔)的「多瑙河岸的鞋子(Shoes on the Danube Bank)」紀念碑[照片7]。常有遊客會將鮮花放進這些有象徵意義的鐵鞋內。
[照片7] [https://www.reddit.com/r/europe/comments/7fslmk/the_shoes_on_the_danube_bank_a_memorial_to_to_the]
為何這些人在被殺害前,還被迫脫鞋呢? 原因非常的世俗化,因為當時的皮鞋很值錢! 動手殺害他們的民兵可以轉賣獲利。所以啊,為自己、為家人、為後代子孫,老百姓應該睜大眼睛,仔細察言觀行,別輕易聽信民粹型政客不負責任的漫天鬼話啊! 讀者們無須具有筆者的化學專業知識,也應該能理解有些政客在野時痛批萊豬&核食,一旦執政權到手,卻大肆宣傳好棒棒是怎麼一回事吧! 試想除了那些能厚顏無恥、唾面自乾、罔顧事實、顛倒是非黑白敢把走私硬坳成超買的政客,普通百姓能有如此的魑魅魍魎心態嗎! 平時都能以不負責任的河漢之言唬弄老百姓的民粹政客,一旦大難臨頭時,咱們如何能期望它們保護老百姓不成為下一個鐵鞋紀念者呢?
(3) 猶太會堂(Dohány Street Synagogue)
其實這一個會堂並不位於多瑙河岸.只是因為第(2)節提及猶太人,就乾脆把位於猶太裔社區的標的建築列在第(3) & (4)節。
這一座歐洲地區規模最宏偉的猶太會堂於西元1859年落成,建築採用19世紀中葉之後流行的摩爾式復興風格[照片8]。其實整個建築群包括照片8可容納~3,000人的會堂(the Great Synagogue)、英雄神廟(the Heroes' Temple)、猶太博物館、紀念館 & 墓地。目前的布達佩斯是以色列國境以外,猶太裔很重要的聚集居住城市。
[照片8] 菸草街新話語派(neologo)的猶太會堂(Dohány Street Synagogue)
(4) 猶太人區的公寓
據說這一棟擁有1,400個客房單位的公寓建立於西元1799年。照片9裡呈拱型的門洞,是在西元1936年企圖建一條穿過大樓連接至英雄廣場的道路的”傑作”! 由於興建計畫只執行50m就停擺,這一條路遂被戲稱為50公尺巷(50 meter Avenue)。
由於公寓內有2間猶太會堂,所以產生一個笑話: 「一間建來使用,另一間就建來空著(One to use, one to never go inside)」!
[照片9] 猶太人區Anglic King of England Inn (50-meter Avenue)
筆者其實不記得照片10的確實拍攝的位置,只因檔案時間與照片9相近,所以放在此介紹。與我方國情不同,有些歐洲地區的色情業,可是大辣辣的把廣告掛在地下道入口等地的醒目位置。
[照片10] 地下道入口的色情廣告
這讓筆者回憶起一件發生於某次造訪比利時的情境: 筆者當時在比京Brussels的魯汶大學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參與一場國際催化劑化學(Catalyst chemistry)學術研討會[照片11],會場與下禢旅館之間有專車接送。當專車途經布魯塞爾市區的色情櫥窗街時,車上的大會接待小姐突然詢問坐在筆者鄰座的阿拉伯裔教授是否知道那是甚麼? 當時櫥窗裡可是有神女正扭腰擺臀的賣力表演,只見該位教授面紅耳赤的回答: 沒興趣知道。筆者只記得該位正就讀於魯汶大學的女孩很快的介紹,結語是她自己不會從事該行業,但會尊重從業者的自我抉擇意願。若故事到此結束就沒啥稀奇,但是女孩最後的一句話令筆者印象深刻:「I am not upset about what you said」。
[照片11] 筆者 & 魯汶大學教授之間的聯絡信函
之後當筆者由學術界轉入一家瑞士製藥企業工作,在一次與集團高階經營管理成員們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開會時,美國子公司總經理夫人興致勃勃的告知筆者: 她&她的丈夫已經去遊覽過紅燈區,並詢問筆者是否抽空去參觀過。筆者回答她(Not yet)時,在腦海裡閃過的是荷蘭政府標榜櫥窗妓院是該國合法商業,是文化的一部分,並不引以為恥,倒是與當年那一位魯汶大學的會議接待小姐見解一致。
(5) 國會大廈(Budapest Parliament)
前述的布達佩斯圍城戰期間,這一座竣工於西元1904年的宏偉建築遭到破壞。目前所見者,是於戰後經過修復的。大廈總長為268m、最高處離地面96m,內部劃分為691個房間。與聖伊什特萬聖殿同為布達佩斯最高建築,兩者所設計的高度(96m)皆影射匈牙利建國第1,000周年(西元1896年)。以規模而言,是歐洲大陸上第2大的議會建築,同時是匈牙利國內最大的建築物。
為何一個面積(93,030平方公里)僅~2.5個台灣大的匈牙利,卻擁有這麼宏偉規模的國會建築呢? 道理很簡單,在它的興建期間,奧匈帝國仍然是歐洲大陸上很有實力的強國。當時的匈牙利王國面積是目前匈牙利共和國的5倍多,比現在的德國還要大。
[照片12] 國會大廈(Budapest Parliament)一景
[照片13] 國會大廈(Budapest Parliament)一景
[照片14] 國會大廈(Budapest Parliament)一景
照片15的地面是科蘇特廣場(Kossuth Lajos ter),後方建築物壁面密佈彈孔,這兒正是於西元1956/10/23~11/4的匈牙利革命(1956-os forradalom)的事發處。
[照片15] 國會大廈(Budapest Parliament)一景
[照片16] 由多瑙河上的遊船眺望國會大廈
[照片17] 由多瑙河上的遊船眺望國會大廈
(6) 民族學博物館(Néprajzi Múzeum)
成立於西元1872年的民族學博物館[照片18],收藏著3,100~3,200件帶有刺繡或裝飾的彩蛋 & 1,000~2,000件破損彩蛋(逐件修復中)。是研究和介紹過去與現在文化&反思當下社會現象的重要場所。在這一個開放的文化空間裡: 過去&現在相遇,科學&教學相會,文化&世世代代的人們相逢。
[照片18] 民族學博物館(Néprajzi Múzeum)
(7) 聖伊什特萬聖殿(Szent Istvan-bazilika教堂)
聖伊什特萬聖殿,得名自匈牙利的第一位國王伊什特萬一世(西元975–1038年),與前述的國會大廈同為布達佩斯最高的兩座建築(高96m)[照片19~22]。據說這座長寬分別87.4m & 55m、有著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天主教宗座聖殿費時54年興建,於西元1905年才落成,這是由於穹頂在西元1868年發生崩塌,只得拆除重建之故。
正面兩側為鐘樓,南側鐘樓內的大鐘重達9噸,是匈牙利境內最大的。目前聖殿內的展示品,以一隻木乃伊化的右手最受注目。不過,遊客得世俗化的投幣,投射燈才會開啟,也才能看清楚。
[照片19] 由布達區眺望聖伊什特萬聖殿
[照片20] 聖伊什特萬聖殿 [畫面右側為南方]
[照片21] 聖伊什特萬聖殿
[照片22] 聖伊什特萬聖殿
(8) 格雷沙姆宮(Four Seasons Hotel Gresham Palace)
於西元2004年經過裝修後,作為四季酒店旗下營運之用的Gresham宮[照片23],建築屬於新藝術主義(Art Nouveau)風格,完工於還是奧匈帝國統治時期(西元1867~1918年)的西元1906年。
[照片23] 由多瑙河上的遊船看佩斯區格雷沙姆宮(Four Seasons Hotel Gresham Palace)
在Gresham宮附近的塞切尼伊什特萬廣場(Széchenyi István tér),立有一尊興建於西元1880年、用以紀念塞切尼伯爵(Count István Széchenyi)的銅像[照片24]。這個位置非常洽當,因為塞切尼鎖鏈橋就位於雕像左前方不遠處。
[照片24] 塞切尼伯爵(Count István Széchenyi)雕像
在鄰近Gresham宮的Zrinyi街上,有一座從19世紀時就塑立、身著奧匈帝國時代警察制服的胖警察雕像(The Fat Policeman Statue) [照片25]。據說該雕像的設計靈感源自於美食&好逑淑女者。由於突出的大肚子是匈牙利美食的象徵,很多遊客都不免俗的摸摸它的肚子。讀者若問筆者有嗎? 筆者只能回答: 「君不見他的肚子多麼光亮啊!」 😍😍😍
[照片25] 格雷沙姆宮附近的胖警察雕像(The Fat Policeman Statue)
(9) 塞切尼鎖鏈橋(Széchenyi Lánchíd):
塞切尼鎖鏈橋(塞切尼鏈橋; 鎖鏈橋; 鏈橋)是布達佩斯城內最著名的橋樑,完工於西元1849年,以資助者塞切尼·伊什特萬伯爵命名,是目前9座連結布達區和佩斯區的橋樑中年代最悠久的。橋長375m、寬14.8m,兩側有供行人步行過橋的步道,行人步道之間的則為車輛行駛用車道。
西元1945年的布達佩斯圍城戰時,德軍於撤離佩斯區時將本座橋&另外幾座當時橫跨多瑙河的橋樑炸毀,企圖遲滯俄軍的追擊[照片26&27]。
[照片26] 布達佩斯圍城戰期間被摧毀的索切尼鎖鏈橋一景
[照片27] 布達佩斯圍城戰期間被摧毀的索切尼鎖鏈橋一景
真佩服歐洲這些二次大戰的蒙難國,在戰後百廢待興之際,仍然不忘對這些歷史建築一磚一瓦的逐漸依照原樣修復。我們這些現代人才能經由他們篳路藍縷的努力,再見到閃耀著歷史滄桑的形貌[照片28&29]。
[照片28] 橫跨多瑙河的索切尼鎖鏈橋一景
橋頭兩側都有石獅子雕像[照片29]。由於位置比正常人高出甚多,並不易看清獅子口內的舌頭。所以產生一則筆者不知是否屬實的傳聞: 導致當時的雕刻家被質疑,因而投河自盡 [藝術氣息太強 = 自尊心太剛硬??]。
[照片29] 橫跨多瑙河的索切尼鎖鏈橋一景
無論如何,看著橋上熙熙攘攘的過客[照片30]。筆者心中默禱: 願政客們善盡責任,務必不使漁陽顰鼓的狼煙再度驚破霓裳羽衣曲。今年4月,匈牙利政府堅持以該國國計民生為重,無視某些歐盟強權國家威脅,拒絕配合其等制裁俄羅斯,決定以盧布支付向俄羅斯繼續進口比較廉價的石油&天然氣(該國~85%的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對比於歐盟一些國家,前倨後恭,最後折騰一番,仍然不得不用盧布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匈牙利政府的行徑才是對國民負責任的選擇: 也就是先做對的事,再把事情做對做好。
[照片30] 索切尼鎖鏈橋一景
(10) Elisabeth Bridge (Elisabeth橋)&附近
奧匈帝國的Franz Josef I世皇帝的Elisabeth皇后也被暱稱為Sisi,於西元1898年遭到暗殺。所以,Elisabeth橋的另一個名字就是茜茜公主橋。這座橋位於多瑙河流經布達佩斯城區的最狹窄處,此地河寬僅290m。
如同前述,此橋於西元1945年的圍城戰遭到摧毀[照片31]。所幸於戰後再度重建[照片32]。
[照片31] 布達佩斯圍城戰期間被摧毀的橋樑
[照片32] 由佩斯區眺望Elisabeth 橋
位於Vaci街的洛提德宮佛陀吧飯店(Buddha-Bar Hotel Budapest Klotild Palace)距離多瑙河的步程約18min,是一棟5層樓、102間客房的5星級酒店[照片33&34]。
[照片33] 洛提德宮佛陀吧飯店(Buddha-Bar Hotel Budapest Klotild Palace)
[照片34] 洛提德宮佛陀吧飯店(Buddha-Bar Hotel Budapest Klotild Palace)
瑪維里克青年旅舍(Maverick Hostel & Ensuites)的前身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家宅邸,目前則是同時容納家庭&背包客住宿的混合型旅館[照片35&36]。
[照片35] 佩斯區瑪維里克青年旅舍(Maverick Hostel & Ensuites)
[照片36] 佩斯區瑪維里克青年旅舍(Maverick Hostel & Ensuites)
(11) Vigadó tér音樂廳&Shakespeare's紀念碑
維加多音樂廳(Vigadó Concert Hall)興建於奧匈帝國統治時的西元1859年,是布達佩斯市內第2大的音樂廳。目前所見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重修的建築[照片37]。
[照片37] 由多瑙河上的遊船看佩斯區Vigadó tér音樂廳
音樂廳左前方建築的走廊,有一座紀念莎士比亞(Shakespeare)的雕像[照片38]。對於這一位譽滿全球、盛名至今不衰的充滿許多謎的人物,或許縈繞於筆者腦海的還是那膾炙人口的一句: 「to be or not to be」!
[照片38] Shakespeare's Monument
(12) 佩斯區鯨魚(Bálna)大型購物中心
布達佩斯有6間大型購物中心。鯨魚(Bálna)大型購物中心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一個結合商業文化&娛樂休閒的購物中心[照片37]。由多瑙河上的遊船遠眺時,會有一種該建築正翻騰於滾滾波滔之中的感覺。
[照片37] 由多瑙河上的遊船看佩斯區鯨魚(Bálna)大型購物中心
在結束本篇遊記之前,請容筆者以對照片38的敘述做結語: 照片38是Endre Bajcsy-Zsilinszky博士的雕像。他是匈牙利政治家(西元1886~1944年),由於長期從事反納粹活動,於西元1944年12月23日被處以絞刑。
板蕩識忠臣。混亂世局裡,最能透露人性的忠奸。Gibbon在他撰寫的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裡寫道: [當人們與實際危險保持一段距離時,可能會很勇敢]。言下之意是: 當人們直接面對實際危險時,多數原先嚷嚷的人選擇的可是趨吉避凶。
讀者們或許也發現: 多數受到群眾關注的政治人物,要不是品德才能都是比自己優秀的(這一種比較少數),要不就是品德才能未必比自己優秀但卻善於攏絡蠱惑人心者(這一種比較多數)。所以,經由所謂的民主投票選舉之後,一旦廟堂裡出現眾邪盈朝、德不配位者多如過江之鯽,也就真的不令人奇怪囉。然而,推源禍始,社會動亂 or 戰災多半是由無能政客的傲慢&偏見所導致的結果啊!
只是歷史早已經證明: 任何一個拒絕自我檢討的政體(or掌權者),終究會為另外一個檢討者所檢討。或許當歷史檢討者到來之際,目前上下竄跳的魑魅魍魎們是否真勇敢的嘴臉就會顯露出來了。
請問讀者們: 照片38是陽刻(人像自石版面凸起)? 陰刻(人像自石版面凹下)? 朗朗白日之光照下,陰陽可是分外清晰啊。
[照片38] 匈牙利政治家Endre Bajcsy-Zsilinszky雕像
(13) 筆者先前&匈牙利學術界之間的聯絡信函
[照片39] 筆者 & 匈牙利University of Szeged某教授之間的聯絡信
[照片40] 筆者 & 匈牙利University of Szeged某教授之間的聯絡信
(14) 匈牙利的錢幣
大多數的紙幣並未留下照片,僅有少數硬幣尚留在手邊[照片39]。
[照片41] 匈牙利的硬幣
下一篇文章是 [匈牙利] 系列遊記的第2篇: 布達佩斯(2): 布達區。歡迎有興趣的讀者,於6月下旬起,再度撥冗光臨我們的部落格,前來參閱喔。
[後記1]: 西元2022年5月21日為 [本日熱門] 文章
[後記2]: 西元2022年5月26日為 [本日熱門] 文章
[後記3]: 西元2022年6月3日為 [本日熱門] 文章
[後記4]: 於西元2022年5月17日(05:33am)~2022年6月22日(05:16am)期間,在 [隨便一 拍] 邦邦(http://streamtopic.pixnet.net/7245) po出的有關本篇遊記介紹文的結果:
(a) 525推
(b) 70則留言
(c) 6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