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 2018-02-16&19
旅遊地點: 屏東縣三地門鄉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 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這是一系列有關屏東縣部落之旅的第4篇文章。
[ä] 本文敘述5個部落,主題按順序分別為: 黑色的神聖、翱翔於藍天綠地之間、不吃草的馬兒、裴勇俊&童玩、魯凱藝術
(1) 達來(達瓦達旺)部落
目前位於台24公路25.5km附近的達來部落(H300m),雖然歷經民國98年的88風災的破壞創傷,然而卻是族人在20年前,囿於交通不便,才從原先位於隘寮溪對岸被稱為黑鳶故鄉的舊部落遷村至此。這處新址,大致介於達來山與三地山延伸山稜的交界處。筆者造訪當日,由於趕路前往霧台鄉,所以只有少許時間停留於部落寄託精神心靈的達瓦達旺教堂[照片1&2]。排灣族語的達瓦達旺(Tjavatjavang)意謂團結合作向前看。目前所見的這座教堂是民國95年重建的,主體外牆敷以黑色塗料,應該是最為特殊之處。可惜的是當日正逢舊曆新年假期,教堂並未開放,所以只看到了外觀。
q [照片1] 達來部落的達瓦達旺教堂
q [照片2] 達來部落的達瓦達旺教堂
由堂前廣場眺望,清晰可見北起德文山,南至鱈葉根山-白賓山的山稜,正前方最高的是田良井山與延伸的H1256峰[照片3]。若天氣條件許可的話,連北大武山也會湊一腳的顯現山影於田良井山與鱈葉根山之間的遠後方[照片4]。
q [照片3] 由達瓦達旺教堂眺望田良井山(H1367m)&1256峰(中央偏右後方)
q [照片4] 由達瓦達旺教堂眺望鱈葉根山(H1556m)-真笠山(H1166m)-白賓山(H809m&達來山連稜[主峰H504m]
(2) 賽嘉部落
賽嘉部落海拔僅140~200m,入口位於屏29道路1.5km附近。許多造訪當地的人,並不是為了造訪這個小部落,而是前往被譽為亞洲最佳的賽嘉部落飛行場(H400m),去體驗或觀賞飛行傘與滑翔翼活動。其實部落的入口牌樓就展示了一個不曾見於其它原住民部落的特色,請仔細看: 牌樓左上方矗立著一張仰角飛翔的滑翔翼[照片5]!
q [照片5] 賽嘉部落的入口牌樓
且容筆者在陳述飛行場之前,先簡單的介紹這個排灣族部落[照片6~11]。
q [照片6] 賽嘉部落的導覽地圖
q [照片7] 賽嘉部落入口的射箭場
q [照片8] 賽嘉部落入口的涼亭
q [照片9] 賽嘉部落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堂
q [照片10] 賽嘉部落的基督教長老會教堂
q [照片11] 賽嘉部落的民宅
賽嘉部落飛行場位於三地山向西北延伸山麓上的一處平坦腹地,山坡下方的平原大致為由荖濃溪&隘寮溪區隔而成的美濃鎮-鹽埔鄉-高樹鄉等地[照片12~21]。
q [照片12] 前往賽嘉部落飛行場途中
q [照片13] 賽嘉部落飛行場
q [照片14] 賽嘉部落飛行場
q [照片15] 賽嘉部落飛行場
q [照片16] 由賽嘉部落飛行場眺望為荖濃溪&隘寮溪隔開的美濃鎮-鹽埔鄉-高樹鄉
q [照片17] 賽嘉部落飛行場 [左遠後方是庵婆加山(H894m)-中央偏左後方是朝日山(H892m)-右遠後方為大姆姆山(H2424m)]
q [照片18] 賽嘉部落飛行場 [飛行傘起飛的當刻]
q [照片19] 賽嘉部落飛行場 [剛飛離飛行場]
q [照片20] 賽嘉部落飛行場 [降落至飛行場途中]
q [照片21] 賽嘉部落飛行場 [落地前一刻]
(3) 馬兒(瓦酪露)部落
馬兒部落是排灣族中最小型的聚落,位於朝日山(H900m)西側面臨屏東平原的緩坡地(H130m)。排灣族語的瓦酪露(Valjulu)意謂咬人樹,所幸造訪時並未遇見。部落的入口位於屏7縣道的7.4km處,有一座勇士騎馬塑像,不知為何馬頭是向著部落,或許是為彰顯這個小部落是一處安適所在吧 [照片22]。從部落往北望去,只見鄰近的安坡部落沿著庵婆加山(H894m)西側丘陵地的屋宇建築。
q [照片22] 馬兒(瓦酪露)部落的入口意象
q [照片23] 馬兒(瓦酪露)部落
q [照片24] 馬兒(瓦酪露)部落的頭目石碑
q [照片25] 由馬兒(瓦酪露)部落眺望高樹鄉&遠達旗山-美濃後方的山區
q [照片26] 馬兒(瓦酪露)部落的鳳梨園圃[右後方是庵婆加山北峰(H941m]
q [照片27] 由馬兒(瓦酪露)部落眺望位於庵婆加山(H894m)西側丘陵地的安坡部落
(4) 安坡部落
由排灣族人聚居的安坡部落位於朝日山(H900m)-庵婆加山(H894m)西側的丘陵地(H120m),鄰近位於南方的馬兒(瓦酪露)部落。屏7縣道路6km處,就是進入部落的起點[照片28]。一向以製造販售童玩與舉辦童玩節聞名。由於筆者造訪時值舊曆新年期間,多數店家與展示館都關閉,僅能蜻蜓點水的看看,且把細訪留給來日。
部落內有一棟安坡村辦公室&學習教室,是南韓藝人裴勇俊於民國94年捐助新台幣100萬興建的,證據就顯示在大門上方匾額的捐贈者名字[照片29&30]。
q [照片28] 安坡部落的入口意象
q [照片29] 安坡村辦公室&學習教室
q [照片30] 安坡村辦公室&學習教室 [匾額上有捐贈者的名字--南韓藝人裴勇俊於2005年捐助100萬興建]
q [照片31] 安坡部落 [基督教拿薩勒人會教堂(背景是美人山)]
q [照片32] 安坡部落 [基督教拿薩勒人會教堂]
q [照片33] 安坡部落
q [照片34] 安坡部落的十字路口矗立著手工繪製的社區引導指示牌
q [照片35] 安坡部落 [富於童趣蘑菇造型的洗手間]
(5)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
青葉部落位於尾寮山(H1043m)南稜-龍母拜山(H732m)之間海拔約150-200m的埔羌溪河谷地,入口在屏185道路5.6km附近[照片36],是三地門鄉內唯一完全由魯凱族建立的聚落[其餘的都是排灣族人所建立]。目前的部落位置,是於日據末期的西元1940年,遵從日人治理政策需求,由遠在霧台鄉大武村的舊址遷居而來。那是一處以當時的漁獵傳統習性而言,屬於好山好水的所在。無怪乎部落原名的達拉瑪告(Talamakau),魯凱族語意謂綠意盎然充滿祖靈祝福的地方。在未由深山遷出之前,舊址曾被譽為北大武山的天空之城,目前則於所在發展成為全台唯一充分展現魯凱神話藝術的部落。
q [照片36]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入口
q [照片37]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入口的「興起魯凱」意象 [蝴蝶是魯凱族英雄的象徵]
q [照片38]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
q [照片39]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
青葉部落的教堂小巧雅致,石牆白頂頗為符合聖堂的名稱--聖女小德蘭教堂[照片40~43]。另一所教堂--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雖然身處窄巷之內,大門上的天使始終賣力的鳴奏喇叭,提醒信眾無時無刻要按著主耶穌的意旨做人處事[照片44&45]。
q [照片40]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 [聖女小德蘭教堂]
q [照片41]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 [聖女小德蘭教堂]
q [照片42]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 [聖女小德蘭教堂]
q [照片43]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 [聖女小德蘭教堂]
q [照片44]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堂]
q [照片45]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堂]
部落內的民宅與公共建築牆面處處可見石話石說或彩繪的藝術圖案,的確展現作為魯凱神話藝術村的體認[照片46~73]。
q [照片46]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q [照片47]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q [照片48]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宅前綠色植物是紅藜]
q [照片49]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 [木電線杆配以石頭,作為路旁的休憩座椅]
q [照片50]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以漂流木&鐵絲裝飾的粗曠質樸風格]
q [照片51]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圖示部落近400多年來的遷徙路徑(圓圈代表地點,線條表示時間軸)]
q [照片52]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琉璃珠彩繪牆]
q [照片53]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琉璃珠彩繪牆]
q [照片54]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q [照片55]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q [照片56]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q [照片57]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q [照片58]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羽毛圖案代表女主人擅於跑步]
q [照片59]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q [照片60]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青葉部落達拉瑪卡烏大頭目的家屋]
q [照片61]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青葉部落達拉瑪卡烏大頭目的家屋]
q [照片62]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青葉部落達拉瑪卡烏大頭目的家屋]
q [照片63]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左邊的帽子稱做祖靈的眼淚--意指大石頭不斷被沖刷成小石頭]
q [照片64]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獵人世家的外牆]
q [照片65]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青葉村長的家(茅草頭飾代表有領導能力曾獵獲黑熊-百合頭飾代表曾獵獲山豬)]
q [照片66]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青葉村長的家(茅草頭飾代表有領導能力曾獵獲黑熊-百合頭飾代表曾獵獲山豬)]
q [照片67]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q [照片68]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造型別緻的郵箱]
q [照片69]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共享杯紋飾代表一起分享歡樂(早餐店老闆希望顧客都很快樂)]
q [照片70]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q [照片71]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q [照片72]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3個天使代表主人是神職人員]
q [照片73]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民宅
青葉部落是一個人口比較眾多的聚落,這一點可從國小規模看出來。採用魯凱族的百合-蝴蝶-石板屋為校園意象主題的青葉國小[照片74~75],居然擁有1棟3層樓的校舍[照片76],這在原住民聚落裡算得上是頗為罕見的。
q [照片74]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青葉國小
q [照片75]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青葉國小
q [照片76]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青葉國小
雖然正逢舊曆新年假期,原以為部落居民也在歡慶戊戌狗年的來臨或出外度假,卻見小學旁的社區活動中心人聲鼎沸,賓主歡騰於婚宴[照片77~82]。真想不到,居然安排請客酒席於新年初四,可見主人的人緣非常好啊。因為民國107年的舊曆年是6天的假期,賓客們得為這天向1對新人祝福,騰出時間,應該是不能安排超過4天以上的外出旅遊計畫的啊。
q [照片77]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婚宴
q [照片78]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婚宴
q [照片79]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婚宴
q [照片80]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婚宴
q [照片81] 青葉(達拉瑪告)部落的婚宴
q [照片82] 盛裝赴宴的女孩們 [內子稱讚她們是多麼的落落大方、婉約親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