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 2017-10-9
旅遊地點: 南投縣信義鄉東埔山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 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海拔高度達2782m的東埔山與鄰近的同富山(H2285m)是陳有蘭溪與和社溪匯流前的分水嶺,與南側的鹿林山(H2862m)、鹿林前山(H2845m)等參差交錯的山塊與位於東方的玉山山脈主脊,都為沙里仙溪-陳有蘭溪分隔對望,而和社溪將這些山體與位於西方的阿里山脈劃開,所以東埔山究竟是屬於玉山山脈抑或阿里山脈就有所爭執了。如果以玉山國家公園將它劃入範圍內的角度來看,東埔山應該是位於玉山國家公園西陲的一座中級山。
無論從台18線公路96.2km處的自忠檢查哨或102.5km處下方的鹿林神木觀景台眺望,東埔山的山稜曲線有如翻騰前進中的波浪,一波高過一波,直至頂峰 [照片1&2]。
[照片1] 台18道路96.2km處 [由自忠檢查哨眺望同富山&東埔山)]
[照片2] 台18道路102.5km處 [由鹿林神木觀景台眺望東埔山]
東埔山的登山口位於台21線公路144.2km處(H2480m) [照片3],步道單程長~800m,需要爬升的高度~302m,相當於37.8˚的平均坡度。雖然擁有受到玉山國家公園日常維護整理而路況良好的步道,畢竟是位於較高海拔的山區,一般不是經常運動的遊客,還是慢慢的走,才不會受挫於氣喘吁吁的疲勞。山頂具有幾近300 ˚的寬闊視野,就是這場值得付出體力登頂時的饗宴。
[照片3] 台21線公路144.2km處 [東埔登山口(H2480m)]
進入步道後,除了部分路段還算平緩之外,幾乎都是陡上。不過,沿路綻放許多高山花草,諸如高山沙參 (Adenophora triphylla [照片4])、玉山抱莖籟蕭 (Anaphalis morrisonicola [照片5])、玉山小米草 (Euphrasia transmorrisonensis [照片6])、矮菊 (Myriactis humilis [照片7])、台灣野薄荷 (Origanum vulgare [照片8])、玉山肺形草 (Tripteropermum lanceolatum [照片9])等。至於不喜強烈陽光照射的真菌類生物,像是可食的環柄菇(Lepiota sp. [照片10])、網紋馬勃(Lycoperdon perlatum [照片11])與有毒的紅菇(Russula emetica [照片12])等則藏身於林蔭與花草之下的空間。就這樣,儘管是走走停停,偶爾為低矮的小花駐足,拈花弄草片刻,可不正是這樣的觀賞之餘,也就紓解了部分陡登的辛勞。
[照片4] 高山沙參 (Adenophora triphylla)
[照片5] 玉山抱莖籟蕭 (Anaphalis morrisonicola)
[照片6] 玉山小米草 (Euphrasia transmorrisonensis)
[照片7] 矮菊 (Myriactis humilis)
[照片8] 台灣野薄荷 (Origanum vulgare)
[照片9] 玉山肺形草 (Tripteropermum lanceolatum)
[照片10] 可能是可食用的環柄菇(Lepiota sp.) or姬松茸(Agaricus sp.)
[照片11] 可能是可食用的網紋馬勃 (Lycoperdon perlatum)
[照片12] 紅菇屬 (Russula sp.)
為了方便遊客明瞭走了多遠與山頂的距離,登山步道旁每隔200m就設立一個里程柱。0.2km與0.6km兩處都為樹林環伺,沒有視野可言。只有在步道中途,也就是0.4km處,陳設著木椅與2座觀景台。第1座面向西方,視線已經被日漸長高的樹叢完全遮蔽[照片13&14]。
[照片13] 東埔山步道0.4km處 [第1觀景台]
[照片14] 東埔山步道0.4km處 [第1觀景台]
第2座面向東方雖然尚留部分視野空間,可惜雲霧來搗亂,把玉山群峰的身影以塗鴨似的白色顏料,硬生生的在眼前覆蓋 [照片15]。所幸,第1座觀景台附近,面向南方尚有透空處,剛好能遠眺山下的台21線公路與後方的山景: 從左至右分別為麟趾山、鹿林山及鹿林前山,石水山則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微露山頭於鹿林山與鹿林前山之間 [照片16]。
[照片15] 東埔山步道 0.4km處 [第2觀景台]
[照片16] 由東埔山步道0.4km處眺望台21公路&群峰
只要堅持,慢慢的走終究會到山頂。東埔山的山頂有1顆編號為5019的三等三角點[照片17]與聯勤測量隊於民國67年1月豎立的內補358號三等三角點 [照片18]。另外,還有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設置標有山名與海拔高度的木柱 [照片19]。
[照片17] 東埔山的山頂 [東埔山編號5019號的三等三角點]
[照片18] 東埔山的山頂 [民國67年1月聯勤測量隊所立的新中橫13號補點石柱]
[照片19] 東埔山的山頂 [H2782m]
向西方眺望,可見阿里山脈的石山(H2682m)、兒玉山(自忠山; H2588m)、東水山(H2611m)、小笠原山(H2488m)、祝山(觀日樓H2484m)、對高岳(H2444m)、小塔山(H2136m)、大塔山(H2663m)、松山(H2557m)至烏松坑山(H2288m)等一系列群峰羅列眼前 [照片20]。
[照片20] 由東埔山山頂眺望阿里山山脈群峰
向玄武的北方望去,西巒大山(H3081m)、金子山(H3005m)、望鄉山(H3007m)、郡大山(H3263m)的山稜歷歷在目 [照片21&22]。
[照片21] 由東埔山眺望西巒大山(No 92 H3081m)-金子山(H3005m)&為雲霧峰遮蔽的望鄉山-郡大山北峰-郡大山
[照片22] 由東埔山眺望西巒大山-金子山-清水山 [中央至左遠後方淡影為雪山山脈的白毛山-沙蓮山-橫嶺山-鳶嘴山-稍來山-小雪山-中雪山]
很可惜的,由於天公不作美,位於東方的玉山主脊群峰,全部都讓雲霧竊據容顏,不得一睹真面目 [照片23]。只在介於郡大山塊與玉山北北峰之間,有處透空,屬於中央山脈南三段的盆駒山中峰(H3109m)及黃當擴山(H3196m)悄悄的探頭於朦朧紗帳之外 [照片24]。
[照片23] 由東埔山眺望為雲霧籠罩的玉山山脈群峰
[照片24] 由東埔山眺望玉山稜線後方的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