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 2020-01-23
旅遊地點: 高雄市: 那瑪夏區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 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本文是一系列有關高雄市那瑪夏區之旅的第1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高雄市甲仙區(1): 小林公園+國小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5838713]
下一篇文章: 高雄市那瑪夏區(2): 南沙魯部落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5861285]
[照片1] 錫安山空拍照 [引用自網路]
[表1] [高雄市] 系列遊記一覽表
文章編號 |
文 章 名 稱 |
Po出日期 |
[165] |
高雄市甲仙區(1):小林紀念公園+小林國小 |
2023-11-18 po出 |
[166] |
高雄市納瑪夏區(1): 錫安山 |
2023-12-02 po出 |
[167] |
高雄市納瑪夏區(2): 南沙魯部落 |
2023-12-23 po出 |
[168 |
高雄市納瑪夏區(3): 瑪雅部落 |
2023-01-13 po出 |
[169] |
高雄市納瑪夏區(4): 達卡努瓦部落 |
2023-02-03 po出 |
>>>在繼續本文之前,請容許筆者先做簡短的說明:
> 筆者絕對尊重並無意侵犯3種個人認知&信念: (1) 宗教信仰、(2) 政治認知 & (3) 戀愛情感的觀念。心理學觀點認為: 一個人對這些的固執,與其主觀意識認知程度高低呈反比關係。正常的常態分佈狀況下: 認知程度與受教育程度有一定關係。所以,認知的理性程度高者,比較不會受純粹我執意識所左右。
> 筆者並非任何宗教信徒。本文根據筆者所知/所見撰寫,除非有證據顯示確實有所謬誤,筆者無意對不同意見進行筆論。
筆者先簡單的整理位於高雄市那瑪夏區的宗教社區--錫安山(海拔~700m)--對一般國民熟知的有關兵役納稅 & 受教育的義務/權利的處理方式,如下所述:
@@@服役的義務: 往昔的確有錫安山役齡男子因宗教理由拒服兵役,受到刑事懲罰。西元2000年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替代役實施條例之後,爭議就已經不復存在。
@@@納稅的義務: 至少截至筆者造訪當日,當地居民的自用車輛,仍然有未依法懸掛監理所核發的車牌[照片23&41] [不知道開出社區被檢舉後,是否有繳納罰款?]。
傳聞居民不繳納中央&地方政府徵收的所得稅&各項規費等,但無從證實。
果若如此,上述在屬於人國的非國防單位轉服替代役,不就是服膺「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經文的表現? 那麼為何還要拒絕納稅、拒掛車牌呢?
@@@受教育權利: 據說社區內學齡孩子不上社區外的公私立學校,僅接受社區自辦的非學校型[實驗]神本教育。
接下來,請讀者們秉持平常心,跟隨筆者一起來一趟錫安山之旅,做個粗淺的認識者,自己想想就所見聞有甚麼可堪供人生參考的吧!
--------------------------------------------------------------------------------------
(1) 入口附近:
在抵達照片1左側的道路之前,會陸續經過照片2&3的錫安山大石碑--上面豎立著一面錫安山神國的國旗(?)、照片4&5的基路伯大門(據說西元2017年曾遭梅姬颱風吹斷羽翼,後經修復)、照片6的另一顆錫安山銘石,然後才到入口大門[照片7]。
[照片2] 錫安山大石碑
[照片3] 錫安山大石碑
[照片4] 基路伯大門 [基路伯是看守伊甸園生命樹道路的天使]
[照片5] 銘石
[照片6] 錫安山銘石
入口大門附近有一幅「愛的請求」,要求參觀者勿攜帶偶像、符咒等物入山[照片7]。筆者符合規定,守門者於是拉開鐵柵欄,讓筆者駕車駛入。雖然進門後是他們有權管制的財產,但也讓筆者有1種社區居民有明顯的排他性警覺。
[照片7] 入口大門附近的「愛的請求」
照片8是進入之後,向入口方向回眺拍攝的。照片9的連棟小木屋就是照片8右側的建築。當時筆者忘了請教守門者有關它的用途,猜想可能是一些信徒的民宅吧。
[照片8] 回眺入口大門附近
[照片9] 入口大門附近的木屋建築
(2) 大衛城堡&社區民宅附近:
由入口緩慢行駛不到10min,就抵達照片1左側的道路口--差不多就是照片11的拍攝位置。這裡有一幅「歡迎來到錫安山」的木牌[照片10]。
[照片10] 社區入口附近的歡迎牌
由此向右前方看,就是照片11的畫面。右前方的木板上是一篇「神國文告」--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放大照片檢視文字內容[照片12]。這個位置的左前方,就是錫安山社區的大池塘--火湖(?)—也有人稱之為錫安天池。
[照片11] 社區入口附近
[照片12] 社區入口附近的文宣牌
由此依逆時針方向環湖遊覽--請讀者們自行比對照片1--最先看到的是「大衛城堡」意象[照片13~15]。依據聖經紀錄,錫安(Zion)本就是一個名為耶布斯城的碉堡,大衛王於西元前10世紀攻佔之後,改稱為耶路撒冷(Jerusalem)或「大衛的城」(or 「錫安山」、「錫安城」、「錫安的保障」)--大衛王居住於此長達33年,直至離世。
[照片13] 大衛城堡附近
[照片14] 大衛城堡意象
[照片15] 大衛城堡意象
「大衛城堡」意象後方的山坡上,有3棟木造建築,是部分信徒的家居住宅--此處不對外界遊客開放[照片16&17]。
[照片16] 信徒的家居住宅
[照片17] 信徒的家居住宅
(3) 陳列館附近:
位於照片1最右側的建築群,包括: 2棟陳列館(總館是下一節敘述的勝利大樓) [照片18~20] & 「真理戰勝強權」紀念[照片21]。
[照片18] 左側建築為陳列館
[照片19] 左側建築為歷史陳列館的講廳一景
[照片20] 陳列館附近一景
所謂的「真理戰勝強權」紀念[照片21],按照錫安山網頁的說法: 「…三館與勝利大樓之間的小石頭山前,豎立著一個被怪手搗毀扭曲變形的鐵塔模型,這曾是錫安子民立在小林河灘的精神標誌,於今立在錫安,見證「真理戰勝強權」了」。令筆者擔憂的是: 人生中個性堅持的優點(例如"自信"),一旦過度激活,就會發展成相對的缺點(例如"剛愎自用"),這樣的意識形態不正是最近以阿衝突中激烈言論的心理基礎?
[照片21] 真理戰勝強權紀念
(4) 勝利大樓(陳列總館)附近:
這一座被視為錫安山陳列總館的「勝利大樓」,與「大衛城堡」隔著錫安天池相對而望,應該是錫安山社區裡佔地面積最大的建築[照片22~24]。
[照片22] 由大衛城堡眺望勝利大樓
[照片23] 勝利大樓 [紅箭頭所指車輛未懸掛合法車牌]
[照片24] 勝利大樓
照片25是勝利大樓外的一塊記述興建緣由的銘石。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放大照片閱讀銘刻的文字內容。
[照片25] 勝利大樓
照片26&27是內部的演講/影視放映廳。椅子雖然看起來老舊,但是維護情況還不錯,應該是信徒們惜物愛物的具體表現。影視放映設備等的用電,根據錫安山網頁的紀載: 「…於(西元)1974年5月架設完竣」,之後,所謂的人國的台電公司開始輸電,「…錫安山從此日夜大放光明」。咦,居然不是神讓錫安山自此無虞黑夜缺乏光照?
[照片26] 歷史陳列館的講廳一景
[照片27] 歷史陳列館的講廳一景
照片28~32是錫安山歷史陳列館所宣稱的來自世界各地支派的朝聖貢物。以筆者這樣的俗人角度來看,這些陳列品似乎與一般的手工藝品別無二致,或許將儲物櫃標示的英文名(Pilgrim’s tributes)解讀為禮物還比較洽當。
筆者尊重錫安山為建築物命名的權利,但是自己只是世俗人,在「必也正名乎」的教育薰陶下,實在無法看懂: 這一些沒有具體說明資料的陳列品,所要表達的歷史意義究竟為何?
[照片28] 歷史陳列館的展示櫃一景
[照片29] 歷史陳列館的展示櫃一景
[照片30] 歷史陳列館的展示櫃一景
[照片31] 歷史陳列館的展示櫃一景
[照片32] 歷史陳列館一景
「勝利大樓」的地下室餐廳,是錫安山可供最多人同時用餐的地方[照片33]。筆者由於當日還有其它排定的行程,不打算在此用餐。所以,只是走馬看花的掃視了一下而已。
若是讀者們造訪此地,有打算用餐的話,別忘了停好車後,先去凱旋樓登記訂餐[照片34]。
[照片33] 餐廳指示牌
[照片34] 訂餐說明
位於地下室的餐廳入口,佈置了幾塊矽化木化石(arganized wood fossil; silicified wood fossil)[照片35&36]。依筆者對國際化石市場的認識,它們的市價比前述歷史陳列館中櫥櫃內的陳列品還高,若是拿它們當禮物陳列,可能還比較合適喔。
[照片35] 餐廳外佈置的矽化木化石
[照片36] 餐廳外佈置的矽化木化石
餐廳這兒仍然有巨幅文宣,想來信徒們是早已是司空見慣了[照片37&38]。不過,身為俗子的筆者,感覺這一些與早年威權時代隨處可見的精神or警示標語,以洗腦性質而言,究竟有何差別呢? 若是認為前者屬於人世威權的行為,那麼似乎不宜以後者為神世,就無須擺在同樣的天平上衡量。畢竟以相同的標準加以檢視,才是正確的是非價值觀吧。
[照片37] 餐廳內文宣一景
[照片38] 餐廳內文宣一景
無論如何,餐廳的用餐空間相當寬敞。採光也算充足,即令關掉人工照明,仍然有相當的自然光源能照明整個用餐空間[照片39&40]。
[照片39] 餐廳內一景
[照片40] 餐廳內一景
照片41&42是介於「勝利大樓」與「凱旋樓」之間停車場附近的文宣立牌。泰半是強調聖經預言的末世審判&神國世界終將到來,而人國的世界終將滅亡之類的內容。
請注意: 照片41 & 23中未依規定懸掛牌照的汽車[紅色箭頭標示者],應該屬於社區信徒所有。這顯示筆者在第一段有關車牌的敘述確屬事實。
[照片41] 停車場附近的文宣立牌一景 [紅箭頭所指車輛未懸掛合法車牌]
[照片42] 停車場附近的文宣立牌一景
(5) 凱旋樓附近:
筆者不清楚凱旋樓的具體功用為何[照片43&44]。 筆者沒有走上2F,只注意到1F有一個類似販賣部性質的商店。至於販賣物為何? 撰文時已離造訪日超過1年半,請恕筆者老邁昏聵,沒有印象了(或許有社區居民自製的苦茶&蘆薈系列產品)。所以,猜想凱旋樓應該至少充當了社區的遊客服務中心 + 販賣部商店的功能吧!
[照片43] 凱旋樓
[照片44] 凱旋樓
[照片45] 由凱旋樓眺望大衛城堡方向
由凱旋樓向社區入口方向信步而行[照片45],陳列著多達12幅文宣性質的立牌。內容不外乎禮讚神國&伊甸[照片46~48],要不然就是抨擊威權年代遭遇的暴行&抗爭經歷[照片49&50]。前者屬於文章第1段所述的個人宗教信念,筆者自當尊重。至於後者,筆者個人比較認同南非於西元1994年起所採取的「轉型正義」政策: 確實調查真相 + 進行民族和解。筆者對於社區這種未以和解為努力方向的作法,只能表達遺憾&深深的疑慮。
[照片45] 由社區入口回眺凱旋樓
[照片46] 凱旋樓附近的立牌之1
[照片47] 凱旋樓附近的立牌之2
[照片48] 凱旋樓附近的立牌之12
[照片49] 凱旋樓附近的立牌之7
[照片50] 凱旋樓附近的立牌之8
西元1991年2月1日,筆者通過化學博士論文口試當日[照片51],正在筆者的指導教授Prof. J. H. Enemark研究室訪問的日本Osaka University學者--Prof. Katsu Yamanouchi (山內勝元教授)--曾問筆者返國打算的居住處? 筆者向他解說科學園區環境,他聽完後認為適合做為工作處,但不宜作為家居,因為在這樣一個封閉的菁英世界裡成長的孩子,可能會失去對由呈常態分佈成員所組成的正常社會的接觸/了解的機會,不利於養成正確的社會認知。筆者接受了他的意見。
[照片51] 論文口試委員會同意通過口試簽署書 [註1]
[註1]: 是否通過口試以這一張簽署書為依據。簽署書的正本連同指導教授最後認可的完整論文呈交交學校收執並供學校圖書館收藏。學位的正式授予由學院祕書(Secretary of the Faculty).校董會董事長(President of the Board).校長(President of the Board)簽署後,報請州長(Governor of Arizona)核准頒發。一個人若有通過口試,拿出這一頁就知道了,國內某人真的無須遮掩詭辯。 In God we believe: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永遠真不了。」
如今,這一個堪稱擁有明媚風光的錫安山社區,有沒有可能出現上述堪慮的偏頗觀念呢? 雖然筆者沒有參觀聖殿&陳列二館/三館,但以環湖一圈的所見,即使筆者保持最客觀的態度,仍然有以下的疑問:
@@@聖經馬太福音書22:21寫著: 「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社區居民自稱居住在神國,然而自西元1967年起即領有所謂的人國核發的戶口名簿。
>社區周邊的高29號公路是納稅人繳的稅興建的,社區居民出入都得使用。若是真的拒絕向人國納稅的話,理當使用神國的道路,否則就應該按照上述經文,接受使用者付費的普世價值觀。如若不然,社區的作為,就可能有向年輕世代傳達人為扭曲的認知,而且是違反耶穌所說的經文原意的顧慮。
@@@聖經馬太福音書5:39寫著: 「若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筆者相信這一段有些相違人性的敘述,重點應該是宣揚為了避免冤冤相報,繼續滋長怨恨,還不如釋出善意,儘早放下仇恨。然而,社區內對於涉及歷年來與威權政府之間的議題,不但未見採取和解訴求,甚至依然保持口誅筆伐、十惡不赦的對立心態。這樣是否等同無視於經文教育方向的顧慮? 若是年輕世代因此未能擺脫敵視製造遺憾錯誤的威權的心理桎梏,會不會有誤導他們心中長留與經文意旨相悖離的怨恨意識的可能性?
其實該說是筆者自己多慮,居民在此生活的感受,並未直接影響筆者的日常,每每思及誰能否認世界上現有的宗教,都在人類文明進步到某個程度才出現的事實(宗教出現之前,人類社會&所謂的神鬼之間只有祭師or巫師之類的溝通者)? 世間戰爭,尤其是彼此信奉相同宗教者,譬如目前仍在交戰又都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烏克蘭,彼此出戰前由神職人員所做的奉主之名祈禱: 我必戰勝,那麼試問神該應允誰呢?
世界上的真相常被個人的認知扭曲隱藏啊! 帶著許多未解的疑惑(益發覺得社區居民有比較明顯的排他性,希望不致於產生非我族類的心理差異),筆者驅車離開了錫安山,繼續向那瑪夏山區的部落前行。只是衷心希望錫安山社區的居民,在這一片原來被稱為雙連堀的山坡地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之餘,能夠謹慎的思考有關於子弟們長遠未來的重要議題啊。
下一篇文章是 [高雄市那瑪夏區] 系列遊記的第2篇: 南沙魯部落。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再度撥冗光臨我們的部落格,前來參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