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旅遊日期

旅遊地點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本文是一系列有關化石的第3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屏東縣牡丹鄉(1): 古長老民宿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4713126]

下一篇文章: 石話石說(4): 蛋白石化的化石 []

 

聲明: 筆者的專業是化學,對於古生物學僅有業餘程度的認識。若是您發現本文有任何謬誤,請不吝告知,在此先行誌謝。

 

   @@@本篇文章是有關在中國福建省發現的一種化石的故事

 

[1]  [石話石說系列] 已經po出的文章

編號

文章名稱&網址

po出日期

[40]

石化石說(1): 膽小的 「星盾海膽」

2019-01-17

[41]

石化石說(2): 沒膽的 「厚盾海膽」

2019-01-18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2021-11-21

[140]

石化石說(4): 蛋白石化的化石

2021-12-21

[141]

石化石說(5): 琥珀&化石

2022-02-17

[142]

石化石說(6): 水晶&鑽石

2022-01-18

[164]

石化石說(7): 俄羅斯奧陶紀三葉蟲化石

2023-10-14

[199]

石化石說(8): 摩洛哥三葉蟲化石

預計2026?月下旬po

 

1.0 前言:

        距離目前約2.47~2.09億年之前,是地質學上稱為三疊紀(Troassic Period)/晚期的時代現在被戲稱為「地無三里平」的中國貴州省,當時可不像目前是不濱海的內陸,而是道道地地位於海平面下的一片海床。

        三疊紀是中生代(Mesozoic era)的第一個時期後續為侏儸紀(Jurassic Period) & (Cretaceous Period)相信不少讀者了解侏儸紀+紀是著名古生物--恐龍--稱雄地球的年代。所有生物都有自己演化的老祖宗,恐龍類生物的老祖宗就出現在三疊紀。

       當時貴州地塊所在的海洋裡,有一群可能為了躲避陸地競爭,而退入海洋的蜥鰭類群(sauropterygians)生物,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擁有類似蜥蜴的外形 + 鰭狀四肢。本文要介紹的貴州龍(: Keichousaurus)就是成員之一: 若是把照片1的化石骨架蒙覆一層外皮讀者是否覺得有些像長脖子蜥蜴呢[照片1]?

[照片1] 筆者收藏的貴州龍化石 [購買自俄羅斯Saint-Petersburg Paleontological Laboratory]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貴州龍的: Keichou當然是譯自中文的「貴州」,saurus則是引用希臘文sauros---意謂蜥蜴or爬行動物由於早年將dinosaur (= deinos + sauros)--原意應為恐怖的蜥蜴--翻譯為恐龍,所以之後的Keichousaurus(原意應為在貴州發現的蜥蜴)就被沿習前例的譯為貴州龍了實際上,它是與恐龍毫無任何親戚關係的生物

      那麼這個形似蜥蜴的生物憑啥說它是一種與一般人比較熟知的魚龍、蛇頸龍同屬於「爬行動物」呢? 證據只能倚賴化石囉! 西元1957年時任職中國地質博物館的胡承志先生在中國貴州省西南部的興義市頂效鎮大寨村浪慕山發現貴州龍化石,同一岩層裡還發現許多種魚類菊石類、雙殼綱貝類生物的化石,足資佐證。

這種為中國貴州省贏得國際地質學界公認的「沈積岩王國」和「古生物王國」一席地位的三疊紀指標化石(index fossil--亦即可用以推論所處地層的地質年代的化石)廣泛分布於該省中部西部南部雲南省富源縣&湖北省是亞洲地區首次發現屬於原始鰭龍類別下的的腫肋龍類群(pachypleurosaurs)生物化石學術意義自然不言而喻

接下來,筆者想藉著自己於西元2000年左右收藏的一件貴州龍化石向各位讀者以福爾摩斯偵探破案方式介紹古生物學家已經解讀過的故事[照片2]

 

 

2.0 化石實例說明:

[照片2] 筆者收藏的貴州龍化石  [NTD55,000]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照片2這一塊~灰黑色薄層狀泥質圍岩長寬厚為13cm*8cm*0.8cm,拉直的瀝青狀黑色貴州龍化石全長~17.5cm[1]落在正常成體的15~46cm範圍內。由於化石骨架很完整[僅遺失部分左前肢],可以假設死亡後就遭現地掩埋,並在後續石化過程中沒有移動過所以才能悻免於肉食動物&微生物的分解破壞最終成為頗完整的化石

[1]: 黑色來自於氧化亞鐵(FeO)&四氧化三鐵(Fe3O4)取代原來遺骨成份

      近似1/3體長的頸椎中段呈90彎折,這是死亡之後,原先附著在頸椎的肌肉向身軀方向收縮導致的[照片3]

[照片3] 局部放大的貴州龍化石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貴州龍眼窩甚大大眼睛提供良好視力利於追捕獵物&逃避敵害。由長頸前方流線形頭顱顎部外露的尖銳牙齒,透露了貴州龍以小魚蝦等為食的掠食者身分[照片4]

[照片4] 局部放大的貴州龍化石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由於胸骨不甚發達,在水中的活動,或許類似幻龍科與現代的海獅。雖然以四肢划水,主要是仰賴略微呈鳍状但並未特化的前肢[照片5&6]。相對於前肢,比較不特化的後肢,則職司方向控制與剎車停止等動作[照片7]

[照片5] 局部放大的貴州龍化石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雄性貴州龍的肱骨有稜角(呈不規則隆起)比雌性的平滑長筒狀亦於附著更多肌肉。所以,前肢可能比雌性的較為強壯,有利於交配過程中緊緊抓住雌性[照片6]

[照片6] 局部放大的貴州龍化石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照片7] 局部放大的貴州龍化石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貴州龍粗壯的肩帶,類似蛇頸龍類,能提供穩固的肌肉附著處。粗短的尺骨(Ulna)&腓骨(Fibula)以及細長的趾骨(Phalanx),頗為符合游泳活動所需要的特徵[照片8&9]

部分貴州龍化石的尺骨顯示特殊發展,這或許與部分時間能生活在陸地或濕地上有關。

[照片8] 局部放大的貴州龍化石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照片9] 局部放大的貴州龍化石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照片10中長尾巴前段的尾椎有側向橫突,這足以附著大量的肌肉,有利於進行相當程度的左右擺動動作。

[照片10] 局部放大的貴州龍化石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總結以上的化石證據: 貴州龍的強壯四肢與尾巴,有理由相信是在水中擁有相當機動性的掠食動物。

不過,相對來說,長頸長尾+横寬的軀體&低的神經棘,也反映出貴州龍尚未完全適應海洋,所以可能雷同現代的海鬃蜥,通常生活在臨近岸邊的淺海及潟湖等區域。

上述的化石,能提供的證據就這麼多,無從了解它是如何繁衍後代的。幸運的是,西元2004年時,根據對兩件胡氏貴州龍的化石的詳細研究,在軀體後段分別確認發現4&8隻尚未離開母體的幼胎化石,加上骨盆結構的觀察,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程延年博士、加拿大渥太華國家博物館吳肖春博士&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季強博士,3位學者共同在Nature期刊(Nature 43218 Nov.pp383-386)發表一篇論文,詮釋胡氏貴州龍可能選擇在危險的海洋環境中,產下能獨立活動的幼體,增加存活的機會。這篇論文等於昭示貴州龍是最早下水行胎生的海棲爬行動物,也佐證了一個先前大膽的假設: 所有的海棲爬行動物以胎生(viviparity)方式繁衍後代。

西元2007年發現身長僅2.3~2.5cm的貴州龍化石,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小體型者。由於化石呈捲縮狀,被疑為是由母體產出不久的幼體。

 

 

3.0 假化石(Fake fossil):

      這個世界上,任何有價值的事物,都可能出現偽造的膺品。對於已經被中國科學院鑑定為國家級珍貴文物,並明令禁止採集的貴州龍化石,當然也無法免疫。

    國際間仍然有貴州龍化石上架販售,只要是真品,價格雖然會依照標本的完整性、尺寸&稀有度而波動,但都不俗[2]。這自然是因為供給量遠少於市場需求量,無疑也留給膺品製造供應者活動的空間。

[2]: 例如身軀長度在20cm上下的化石,每件價格介於 NTD20,000~60,000之間,視完整度而定

    這一節目的是寫給有興趣收藏的剛跨進入門者,畢竟任何一樣價格不斐的物品,在確認交易之前,有需要瞭解自己打算收藏的是否是一件真化石。

   照片11~14是內子一位對化石完全沒有認識的朋友送的「伴手禮」,她聽聞筆者家收藏許多化石,所以很高興的買來當禮物送給我們。所幸花費不多,因為這是一件很低端技術偽造的膺品,目前這樣的膺品已經比往昔少了很多,但並未完全消失,依然可以蒙騙極少數充滿熱情但缺乏化石知識的買家。

      照片11是這件膺品的全貌。還記得筆者介紹照片2真品時的敘述嗎: 一塊灰~灰黑色薄層狀泥質圍岩,化石本身則是瀝青狀黑色。然而照片11的圍岩卻是手指觸摸會有微細顆粒的砂岩雖然這並不算是能排除為膺品的絕對證據但足以令人懷疑

[照片11] 人工偽造的貴州龍化石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天然的東西,無論是珠寶、古玩或是化石,只要是含有無機礦物成份難以完全均勻一致所以色澤也不會全然相同。讀者若放大照片3~10的真化石,會發現色澤確實不是通體一色,而是很自然的呈現不同程度深淺的差異。

      然而,照片11~14的膺品化石一旦放大原形畢露整個軀體顏色一致完全不符合石化過程中礦物質是ㄖ積月累的取代並非一瞬間完成的這樣的自然形成化石過程,色澤的不一致性才是合理的

[照片12] 照片11的局部放大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至於細節就更不用說了讀者就算不清楚脊椎細節至少也啃過豬骨或魚骨等,何嘗見過像照13這樣一致平坦而且每一塊大小相同的脊柱骨骼?

      不妨放大真品化石的照片5&6比對一下。脊柱骨骼若是像膺品化石這樣平坦,如何附著大量支撐軀體的肌肉呢?

[照片13] 照片11的局部放大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成語的「肱骨之臣」意謂是重要的輔佐大臣。所以,肱骨是軀體中很重要的一塊骨骼。請放大真化石的照片8肱骨表面密佈可供肌肉纖維附著的細溝紋然而這樣的特徵在膺品化石付之闕如。

[照片14] 照片11的局部放大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學術論文認為貴州龍屬(Keichousaurus)包含3個種類: 分別是胡氏貴州龍(Keichousaurus hui)瀘州貴州龍(Keichousaurus lusiensis) & 雲南貴州龍(Keichousaurus Yuananensis)筆者沒有辨別能力,只知道市面上販售的都稱為胡氏貴州龍

 

下一篇文章是 [石話石說系列] 的第4: 蛋白石化的化石 (Opalized fossil)。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再度撥冗光臨我們的部落格前來參閱喔。

 

[後記1]: 西元2023415日為 [本日熱門] 文章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後記2]: 於西元20211121~20211221(05:27pm)期間,在 [隨便一拍邦邦(http://streamtopic.pixnet.net/7245) po出的有關本篇遊記介紹文的結果:

(a) 394

(b) 141則留言

(c) 3人分享

 

[139]: 石化石說(3): 不是恐龍的貴州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Je4咖照 的頭像
    JeJe4咖照

    JeJe4咖照's BLOG

    JeJe4咖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