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 2020-08-30~31
旅遊地點: 連江縣北竿鄉: 北竿島
本部落格內的文章,僅供個人瀏覽。任何個人或/與機構(公司、媒體、網站等)未獲得本部落格作者書面授權之前,禁止轉載、轉貼或是用其它方式,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或/與照片)至任何公開的非商業或商業目的之用途。任何擬引用或轉述文章內容&照片者,請以e-mail聯繫: trilobite_jesse@hotmail.com
本文是一系列有關馬祖之旅的第4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連江縣北竿鄉(1): 大坵島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30831787]
下一篇文章: 南投縣魚池鄉(1): 日月潭日月行館(上) []
[照片1] 正在執行巡邏的陸軍士兵
本篇是時下文青美稱為 偽出國 的 [馬祖之旅]系列遊記的第4篇,內容介紹的是北竿島。
編號 |
遊 記 標 題 |
備 住 |
[127] |
連江縣南竿鄉(1): 南竿島(上) |
已於2021-03-25 po出 |
[128] |
連江縣南竿鄉(2): 南竿島(下) |
已於2021-03-25 po出 |
[129] |
連江縣北竿鄉(1): 大坵島 |
已於2021-04-26 po出 |
[130] |
連江縣北竿鄉(2): 北竿島 |
已於2021-05-20 po出 |
請諸位讀者且隨著筆者的朽筆粗文,依循照片2的順時針排列的景點編號,一起來一趟螢幕平面之遊囉。
[照片2] 北竿簡圖
(1) 塘岐村 & 北竿機場
筆者在馬祖南竿島服義務役期間(西元1980年9月~1982年5月),有時需要前往位於北竿的師部洽談公務。搭乘過包括機械化登陸艇(LCM)&動力漁船等的交通工具,來往南/北竿之間。南竿島的上/下船處是福澳港,印象裡北竿島的上/下船處可能是白沙港。由港區前往師部得搭乘公共汽車。依稀記得當年擺著晚娘面孔的車掌小姐總是以閩北話斥責動作慢的乘客,筆者聽不懂,偶爾會以英語回覆。現在想起來,當時年少稜角多,處世有欠圓融。
塘岐村地處北竿島的東部,與后澳村隔著北竿機場相望。筆者服役時,南/北竿均無機場。由於筆者於役期間,在北竿的活動應該只限於白沙港&位於壁山的師部。所以,對於筆者而言,其它地點都是頭一遭造訪,覺得自己有如劉姥姥逛著大觀園似的,眼前一個個的景點還是很有新鮮感啊。
既定的行程是從大坵島搭船來到塘岐村。所以,先參觀一下附近的北竿機場航空站---其實是就便使用站內的洗手間啦🤣🤣🤣[照片3&4]。
[照片3] 北竿機場航空站
[照片4] 北竿機場航空站內的大廳
塘岐村不大,僅有少數的幾條大街而已,但卻是北竿島居民人口最多的聚落[照片5&6]。只是在企圖跟得上時代腳步之時,發展過程中可能忽略了保存維護固有文化,以至於目前村子的大街兩旁已經很難見到傳統的閩東式建築物[照片7~9]。遊客得邁進小巷弄裡,才能發現那些歷經滄桑的殘留餘韻囉。
[照片5] 由北竿機場航空站眺塘岐村
[照片6] 由北竿機場航空站眺塘岐村
[照片7] 北竿塘岐村
[照片8] 北竿塘岐村
[照片9] 龍和閩東風味館 [北竿塘岐村]
村內有一家外觀似鐵皮屋的忠魚原味海鮮炭烤餐廳 [北竿鄉塘岐村281-1號; 0933-935-994][照片10&11],所用食材包括海鮮(魚蝦)、家禽家畜(雞/牛/豬/羊)等,是當地少數營業至午夜12點的店家[周一~週五18:30-00:00; 周末14:00-00:00]。
[照片10] 忠魚原味海鮮炭烤餐廳 [北竿塘岐村]
[照片11] 炭烤白帶魚
忠魚原味海鮮炭烤餐廳不提供飲料杯,無論是飲料or酒,都只有瓷碗當容器[照片12]。梁山泊的好漢若不慎跨越時空來到這個餐廳,應該會對用碗盛酒來喝,可能很有暢飲欣慰的感覺吧。
[照片12] 忠魚原味海鮮炭烤
(2) 坂里村
坂里村位於塘岐村西方。以道路距離而言,僅約3km餘。此處地勢較為平坦,以前曾是北竿島上唯一種植水稻的村落。現在雖然不再耕作水稻,轉以出產各類菜蔬,供應島民日常所需。
坂里村的東南至西南側,就是背靠芹山、坂山&里山的坂里沙灘,面積約為6公頃(=6萬平方公尺=1.815萬坪)[照片13]。由於是含有石英結晶的砂粒,在陽光照耀下,整片沙灘處處閃爍著被反射的光芒,分外吸引人。據說每年4~6月的藍眼淚季節期間,坂里沙灘也是最佳觀賞地點之一。
[照片13] 坂里沙灘
在坂里沙灘的西南角,有一座國內最小規模的天后宮---坂里天后宮[照片14~17]。據傳這一座瀕臨海邊的廟宇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然而目前所見的是西元1983年修建的樣貌。
為何規模如此簡陋呢? 有一種說法是初始奉祀的僅是擁有護境保安職責的神靈,並非高階神祉。所以,才會只有這樣一個香火說不上旺的小廟宇。
[照片14] 前往天后宮途中回眺來時路 [北竿坂里村]
[照片15] 前往天后宮途中
[照片16] 天后宮 [北竿坂里村]
從照片17的正面角度觀看,左邊的建築是坂里天后宮本身,右側更小規模的如同偏殿的建築,則是供奉孤魂野鬼的老堂公。據說這尊老堂公身著清朝服飾,足資佐證神像是在清朝時塑造的。
[照片17] 天后宮 [北竿坂里村]
由於建築屬於閩東式樣,所以坂里天后宮的落水頭是鯽魚造型,鯽魚嘴就是排水孔[照片18]。所謂的「落水頭」就是引導屋頂雨水不過量聚積而能順利排出的裝置。
[照片18] 天后宮的鯽魚造型排水口為閩東式建築特色之一
離開坂里天后宮之後,沿著北竿大道向坂里村內走去。大約350m開外,路的左側就是興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坂里大宅」。在戒嚴時期,這座建築物被軍方徵用。西元2009年起,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因應保存既有的閩東式建築配合觀光需求目的,採用傳統工法加以修繕,委由龍福山莊作為民宿經營管理(照片19左側的3棟)。目前對非住宿的遊客只開放照片19最右側的石屋: 它的前半部屬於閔南建築風格,後半部則為閩東式建築。
[照片19] 坂里大宅 [連江縣北竿鄉坂里村48號(TEL: 083655663)]
邁過這棟右側石屋的門坎,就是坂里大宅的天井[照片20]。右側的廂房是廚房;左側廂房則是當年供僕役居住的。中央遠景是大宅的廳堂。
[照片20] 坂里大宅 [左側為僕役房;右側為廚房]
照片21是由廳堂回眺大門方向拍攝的。可以看出: 雖然號稱大宅,天井的空間並不是很寬闊。
[照片21] 坂里大宅
廳堂正面木牆上方為華麗的木堵板壁(隔間牆)[照片22]。畢竟是大戶人家,才有餘裕為住房增添只有裝飾用途的藝術氣息牆面。
是否有讀者好奇為何照片22明明有3個門,卻只開著左右兩個「旁門」? 那中央的門後是甚麼呢? 其實在古早時代,老一輩的人會在生前選取將做為自己壽材的木料,存放於這道門後的小房間。所以,它平時都是關閉著的。
[照片22] 坂里大宅內華麗的木堵板壁
現在轉回天井的右廂房: 照片23~26是幾張被稱為仿古廚房場景館的陳設。對於現代人而言,古老的爐灶&存放餐具的櫥櫃真的是有如白頭宮女話當年,我們只能藉此緬懷想像早年生活的相對不方便情境囉。
[照片23] 坂里大宅
[照片24] 坂里大宅內的廚房
[照片25] 坂里大宅內的廚房
[照片26] 坂里大宅
接著去看看天井的左側廂房。古人生活資源有限,得來比較不易,自然相對的講究耐用性。大戶人家或許不這麼計較家具開銷,但是依然注重傳承的實用性。所以,佔人生至少1/3時光的睡眠床,自然是製作得既牢固又精巧[照片27]。
[照片27] 四腳眠床
北竿遊客中心與坂里大宅隔著北竿大道相互對望[照片28&29]。遊客可以在此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的簡介影片、索取摺頁DM、詢問旅遊資訊&享用餐飲等服務功能。
[照片28] 北竿遊客中心
[照片29] 北竿遊客中心
(3) 白沙村 & 白沙港
西元1998年未興建碼頭之前,白沙村的海灘布滿了潔淨的白色細沙,因此地名就以白沙稱呼。由於白沙村的地理位置最接近南竿,所以很快發展成南/北竿之間重要的交通轉運港口。在西元2020年COVID-19肺炎疫情爆發蔓延之前,為因應居民&觀光遊客所需,白沙港每天出航的交通船已經多達20班次[照片30~34]。
[照片30] 白沙港一景
[照片31] 白沙港一景
白沙港港務大樓附近,有一間由北竿居民集資於西元1997年興建的平水尊王廟,是白沙村的地標之一[照片32&33]。
據傳平水尊王生前是宋朝人,生卒年月日均不詳。只知姓李,不知道名字。曾經成功刺殺元帝族弟鎮閔王,因寡不敵眾,被迫敗逃至位於南北竿水道之間的進嶼後自刎。傳聞英靈仍然庇佑附近漁民,所以漁民們感恩戴德亦以廟宇奉祀。
[照片32] 畫面中央偏左的廟宇為 [平水尊王廟]
[照片33] 左側的廟宇為 [平水尊王廟]
[照片34] 白沙港港務大樓內部一景
(4) 芹壁村 & (5) 馬祖撥音站
筆者由南竿島搭船前往大坵島途中,曾經過芹壁村沿岸[照片35~43][請參閱先前的遊記: [129 ]: 連江縣南竿鄉(2): 南竿島(下); https://jeje4fp.pixnet.net/blog/post/327484492]。
[照片35] 由交通船上眺望北竿芹壁村
[照片36] 由交通船上眺望北竿芹壁村
[照片37] 由交通船上眺望北竿芹壁村
[照片38] 由交通船上眺望北竿芹壁村
[照片39] 由交通船上眺望北竿芹壁村
[照片40] 由交通船上眺望北竿芹壁村
[照片41] 由交通船上眺望北竿芹壁村附近的海岸碉堡據點
[照片42] 由交通船上眺望北竿芹壁村附近的海岸碉堡據點
[照片43] 由交通船上眺望北竿芹壁村附近的海岸碉堡據點
北竿鄉轄下的芹壁村,舊名鏡港or鏡澳。位於北竿島西部芹山&壁山之間,因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 村前澳口有一座形似烏龜的「龜島」[照片44~46]。農曆八月大退潮時,可以由沙灘涉水過去登島。由於整個村落位於這個俗稱芹仔小礁的後壁,所以早期把這一座小漁村稱為芹壁。
[照片44] 北竿芹壁村
[照片45] 北竿芹壁村
[照片46] 北竿芹壁村
位於芹壁村中山國中候車亭附近的大聲公,是模擬曾經存在過位於芹山山頂的馬祖播音站(作用為實施心戰喊話等)[照片47]。這裡非常適合就近欣賞整個芹壁社區[照片48]。
[照片47] 芹壁播音站的意象設置
[照片48] 由芹壁播音站眺望芹壁村
附近的壁山(H291.7m)有觀景台,適合以登高之姿,眺望欣賞 周遭美景[照片49~51]。
[照片49] 由壁山觀景台眺望大/小坵島&獅嶼
[照片50] 由壁山眺望雷山、風山&大澳山
[照片51] 由壁山眺望塘岐村&北竿機場
(4A) 芹壁村的民宿
村內保留有許多馬祖早期以花崗岩石砌而成的具有閩東式建築特色古厝---俗稱印章屋。由於被認為類似於地中海風格,因此又被美稱為「馬祖地中海」。根據2018年5月9日馬祖日報的報導,芹壁村共計有24家民宿,毫無疑義的: 密度居連江縣之冠。
筆者無意願讓一篇遊記變得太冗長,所以只會對其中幾家略作介紹,以供讀者們參考。
第1家是筆者下禢的愛情海民宿[北竿鄉芹壁村54號; TEL: (08) 3656668; https://bnb.matsu.idv.tw/Lovechinbe] [照片52~59],也就是照片37/38中緊鄰芹壁境天后宮右側的建築。不過,這一棟其實是本館,還有一棟2館---照片39右側海拔最高的那一棟[北竿鄉芹壁村69號]。不用幻想面海房的景觀多麼美好,因為馬祖地區的古厝為了防範風沙&海盜,兩扇內開式窗板的窗口都很窄小。
[照片52] 芹壁愛情海民宿 [本館]
[照片53] 芹壁愛情海民宿 [本館]
[照片54] 愛情海民宿本館左下方草坪庭園
[照片55] 由愛情海民宿本館左下方草坪庭園眺望
[照片56] 由愛情海民宿本館左下方草坪庭園眺望
[照片57] 芹壁愛情海民宿 [本館]
[照片58] 芹壁愛情海民宿 [本館]
[照片59] 藍眼淚 [愛情海民宿飲料]
第2家是家適咖啡民宿(Just Coffee & hostel) [北竿鄉芹壁村56號; TEL: (08) 3656668; https://bnb.matsu.idv.tw/Lovechinbe]。若按英文字義而言,「hotel」與「hostel」都是旅館,但是「hotel」是按房計費,而「hostel」則是依床位計價---也就是識或不識的眾人共住一房。這一家也有好幾個館,請恕筆者行程匆促,沒去弄清楚[照片60&61]。
[照片60] 家適咖啡民宿其中的一館
[照片61] 家適咖啡民宿其中的一館
第3家是望海樓[北竿鄉芹壁村32號; TEL: 0933250089; :https://www.facebook.com/芹壁望海樓民宿-1057087641125116][照片62~64]。
[照片62] 望海樓民宿
[照片63] 望海樓民宿
[照片64] 望海樓民宿前方的露天庭園
第4家是承昌居民宿,外牆上的孔洞是留給要維修屋頂時插入木條供行走用,因為室內沒有設置上屋頂的樓梯[照片65]。筆者素不知曉影視文藝劇,但被告知這兒曾是電影《花漾》中的拍攝場景之一。
[照片65] 望海樓民宿前方的露天庭園
第5家民宿是老村長的魚寮 [北竿鄉芹壁村25號; TEL: 0975421178; : http://www.chinbe.com.tw][照片66],這是將原本的傳統漁寮的花崗岩重新堆砌改建的,是一間僅有數間2~4人房的小民宿。由於馬祖地區海邊風勢強勁,所以家家戶戶的屋頂,都會特別再於瓦面上鋪設石塊加固處理。
[照片66] 老村長的魚寮民宿
(4B) 牆上的戰地精神標語
據說以閩東式建築而言,芹壁村是連江縣境內保存最完整的聚落。芹壁村也是留存最多自西元1949年起雕刻在民宅上的精神標語的社區,目前尚有8個[照片67~71]。
讀者中若是有不熟悉甚麼是精神標語? 幹啥用的? 一言以蔽之: 就是精神喊話,激勵鼓舞民心士氣啦!(至少當年有作用)。
[照片67] 精神標語一景 [軍民合作]
[照片68] 精神標語一景 [光復大陸]
[照片69] 精神標語一景 [解救大陸同胞]
[照片70] 精神標語一景 [消滅朱毛漢奸]
[照片71] 精神標語一景 [爭取最後勝利]
(4C) 宗教建築
芹壁村裡的天后宮,據稱始建於清朝同治12年[照片72]。
[照片72] 芹壁境天后宮
芹壁天后宮左右二側、各有一堵精緻彩繪的「封火山牆」[照片73]。它具有阻絕祝融殃及衍生的危害,如今在觀光的推動下,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當地廟宇的建築特色元素囉。
[照片73] 芹壁境天后宮 [側面]
宮內主祀天上聖母,陪祀的是被芹壁村民視為守護神的鐵甲元帥(青蛙神)[照片74]。至今依然香火鼎盛,是芹壁村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據說早年從閩東遷來馬祖定居的百姓,有奉祀青蛙、蛇等動物的信仰。又由於福州話的青蛙發音類似「鐵甲」,所以青蛙神就榮膺鐵甲元帥這麼一個響叮噹的名字。
[照片74] 芹壁境天后宮欄杆上的青蛙雕塑
在天后宮下方,一道通往愛情海民宿本館的階梯旁,有一對當年駐軍贈送給天后宮的石獅[照片75]。最初是水泥原有的灰色,後來被信眾改漆成黃色。最後考量宮內陪祀的青蛙神鐵甲元帥外貌是綠色,於是這一對鎮邪軍獅也就披著一身綠,有如鎮守在此的陸軍。
[照片75] 芹壁境天后宮的軍獅
(4D) 其它店家
為免文章太冗長,僅擇以下數間店家作簡略介紹。第1家是2020年11月才開幕營業的7-11芹壁門市,外壁幾乎染滿爬牆虎的綠色,橫生濃濃的古意[照片76]。
[照片76] 統一超商門市
第2家是以老酒麵線著名的鏡沃小吃,營業時間: 10:00~14:00與16:00~18:30[照片77]。老闆&老闆娘是一對老夫妻。福州麵線除了佐入紅蘿蔔絲、木耳等等配料,另外還散發著紅糟肉絲的濃郁香氣,相當滑溜順口。由於是賣完就收攤,不想向隅的話,建議最好還是趁早來店比較妥當。
[照片77] 鏡沃小吃 [連江縣北竿鄉芹壁村75號; TEL: (08) 365 5558]
接下來的2家應該目前已無營業的天和成錢莊[照片78] & 馬祖酒莊[照片79]。據說兩者也都是電影《花漾》中的拍攝場景之一。
[照片78] 天和成錢莊
[照片79] 馬祖酒莊
(6) 橋仔村
這個位於北竿島北側海岸的小村落,仍舊保有許多以當地花崗岩建成的傳統閩東式屋宇[照片80&81]。由於大量人口外移緣故,目前登記在籍戶數不足百,人數也未超過400---依然是北竿鄉裡僅次於塘岐村的第2大村 [其次依序為: 坂里村>芹壁村>后澳村>白沙村]。
[照片80] 橋仔村辦公處前廣場
[照片81] 橋仔村一景
橋仔村的名稱源自於當地全年豐沛的雨量,而當地有多座橋樑,配上福州話的「仔」是「小」的意思,所以就以「橋仔」稱呼。
由於人口流失,被戲稱形容為「神比人多」! 目前村子裡共有8座寺廟,最著名的是西山靈台宮[照片82]。
[照片82] 橋仔村一景
靈台宮附近有一座呈現跳躍中的一對大黃魚雕塑[照片83]。據稱村中曾有漁民捕獲過一尾體長達203cm、重約200斤的大黃魚,時價超過2,000萬台幣。筆者回憶起小學~國中時(西元1973年之前)還常能吃到腹部呈亮黃色的黃魚,不過多半是體長不足20cm者。之後可能是受害於過度濫捕,逐漸從魚市場消失。
[照片83] 橋仔村一景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造訪橋仔村時,參觀橋仔漁村展示館,獲取進一步的了解資訊[照片84&85]。
[照片84] 橋仔村一景 [橋仔漁村展示館]
[照片85] 橋仔村一景 [橋仔漁村展示館]
馬祖(&金門)地區是於西元1992年才宣布終止戒嚴狀態,比台灣其它縣市晚了5年。自此至今,當地經濟生態就從仰賴原有駐軍官兵消費轉向至觀光導向。
橋仔村內有多間民宿。筆者的住宿處在前述的芹壁村,所以對橋仔村內的民宿並無認識。只是在前往橋仔漁村展示館途中,路經一家名為木喜海景的民宿[馬祖北竿鄉橋仔村120號; TEL: 0836-55208、0921-930115;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5%8C%97%E7%AB%BF%E6%A9%8B%E4%BB%94%E6%9D%91%E6%9C%A8%E5%96%9C%E6%B5%B7%E6%99%AF%E6%B0%91%E5%AE%BF/464633890266257][照片86]。
[照片86] 橋仔村一景 [木喜海景民宿]
由於地理上是位於北竿島上最北方的村落,所以也是距離中國最近的社區。筆者造訪當日,天氣條件尚可,所以可以眺望中國福建省黃岐半島的海岸線輪廓[照片82&83] & 歸屬於北竿鄉管轄的高登島[照片87~89]。
[照片87] 橋仔村一景
[照片88] 橋仔村一景
[照片89] 橋仔村一景
本篇是 偽出國 [馬祖系列遊記] 的第4篇,也是最後一篇。請容筆者以照片90的由橋仔村眺望日落作為文章尾聲。謝謝您的撥冗閱讀。
[照片90] 由橋仔村眺望日落
接下來的2篇(編號[131]&[132])將介紹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湖畔的日月行館(分成 上/下 2集---預計於6月下旬po出),謹請有興趣的讀者們,再度光臨我們家的部落格來參閱喔。
[後記1]: 於西元2021年5月2日~2021年6月23日(11:04am)期間,在 [隨便一拍] 邦邦(http://streamtopic.pixnet.net/7245) po出的有關本篇遊記介紹文的結果:
(a) 275推
(b) 148則留言
(c) 10人分享